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因其名称有一“升”字,所以大家都十分重视其升提之效,反而忽略了清热解毒之功。
《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
《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李杲: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又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缩急。凡胃虚伤冷,郁遏阳气于脾土者,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引葱白,散手阳明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齿痛;人参、黄芪,非此引之,不能上行。
接下来的师徒对谈,也论述了升麻不仅能够升举阳气,在清热解毒方面也有卓著功效。
徒:刘老师,我看你经常用升麻治疗牙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升麻不是升举阳气的吗?
师:这是典型的中了补中益气汤的毒。补中益气汤中用柴胡、升麻升提阳气,升麻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但是其实升麻最初的功效是用来清热解毒。
徒:我想起来了,《伤寒杂病论》中有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等,这么说都是取其清热解毒之性了?
师:是的。升麻辛微甘,微寒。主要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此药性微寒可清热解毒,因此可以用量偏大,而不是平时升举阳气所用的3~6g,此时用15~30g,都是可以的。这个药尤善清解阳明热毒,因此口腔、牙齿、咽喉等热毒用此效果不错。
徒:下次遇到热毒较甚的口腔、牙齿、咽喉等疾病我也试试这个药。刘老师,这个药,有什么禁忌吗?
师: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者忌用。
徒:好的,谢谢刘老师。
结语:升麻,用量偏大(15~30g),可清阳明热毒,治口咽部的热性疾病,但阴虚火旺者忌用。你学会了吗?本文来源《三年难得师承录》。更多精彩文章请从原书中查阅。……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三年难得师承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介绍
本书从师传、徒承和师徒对话三个方面,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作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在3年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学习期间的收获、成果。
全书视角独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字朴实,较好展现了中医师带徒这一传统师承模式的特色,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
(扫码购书,限时折扣)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三年难得师承录》。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孩子长不胖,艾灸这两个穴位显奇效
●师徒对谈论麻黄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