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少阳证须和解文/田文文少阳是阳经的 一经。从经络上看,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少阳主太阳阳明之开合。后背为太阳,前面为阳明,两侧为少阳。少阳病的 条辨:“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口、咽、目这三窍是最直观的开合枢纽,由少阳所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从脏府上看,少阳府主要包括胆与三焦。肝胆、脾胃、心包三焦相表里,故这些脏腑盛衰与少阳证都有关系。常见的少阳证包括耳鸣,耳聋,目眩,口苦,口干,咽干,咽痛等症状。还经常出现胸胁部位的疼痛,胸胁胀满,燥烦,头痛发热,干呕不食,往来寒热,逆气,还涉及到一消化系统和一些情志疾病。治疗少阳病,从中可以看出少阳证的特点是郁滞,仲景开方: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方:柴胡(八两),人参(三两),*芩(三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小柴胡汤有四个主证,分别是胸肋苦满,往来寒热,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就是和解方剂。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在里者,当从攻下;邪气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不能汗不能下,故用和解之法。《神农本草经经》记载柴胡,味苦平升散。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平和温暖的特性。扫清障碍,疏通经络的作用。柴胡的功效具有疏肝,把气机疏开,卫气、阳气到了体表,病就好了。柴胡具有向上、向外的疏肝,这种疏肝就像阳气具有扩散向上的性质,因此具有强大的解表、升阳作用,也就是因为阳气的升起,所以它的寒性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如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肠胃不和、缓解月经不调等,都可采用和解法以调节肝脾、肝胃的盛衰,而使之恢复正常。所谓“一味柴胡打天下”,古今多少名医,妙用柴胡治百病,化腐朽为神奇!因为小柴胡是和解剂,和,是调和、和谐、中正平和、有容乃大。大家都需要“和”。任何事情,把握了时机,便可事半功倍,养生治病更是如此。少阳欲解时于寅卯辰,可以看出少阳指从阴到阳,从冬到夏。为一阳,为东方震卦,为春季,为上午3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养少阳可达到费力少而收功多。《子午流注口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三焦当令的时间是亥时21点至23点,胆当令的时间是子时23点至1点。养三焦和胆都需要睡觉。 的养生就如南师说的:佛教道教我还是相信睡觉;中药西药也不如九点睡觉。——南怀瑾
少阴病学习心得
文/田文文
第二十六条,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身痛如掣”就是说身痛如被触电一样。这种触电般的痛我五年前亲身体验,至今难以忘怀。五年前我才31岁,不知道怎么回事,左大腿外侧隐隐作痛,坐立不安,有时痛得钻心,寸步难行,上楼转弯时就如瞬间被触电一样痛到浑身打抖。只有躺在硬板床上才没事。西医说是腰间盘膨出,保守治疗,经过牵引,点滴,一系列西医流程, 越治越严重,治成了腰间盘突出,痛到无法睡觉, 只能做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从发病痛开始到 做手术,我都是处于稀里糊涂的恼焦躁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年轻就得了老年病,我不知道我的病是怎么来的。说我是老师职业病,我并不赞同。很多问题一直困扰我,不知道答案。感恩遇到经典,感恩遇到曹老师讲中医经典,《*帝内经》带领我认识自然的规律,顺乎自然、合乎人性,天人合一的道理。提升了我的维度,让我不再活在牛角尖里,封闭在三维世界里。让我看到了圣贤的境界。我是幸运的,有福的,我也会好好惜福,努力敬天爱人,学习中医,不辜负我读得圣贤经典,不辜负恩师。仲景为什么开[当归四逆汤方]呢?[当归四逆汤方]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劈。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治疗血虚寒凝者必须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当归四逆汤和做腰间盘突出手术之间的差距和区别好比 和地狱,做手术不仅花钱多,更严重的是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创伤。你一旦知道了这些身体道理,是绝不会选择做手术的。清末大善人王凤仪有句名言:闻道就要行道,否则就是下等人。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学好中医,还医于民,才能天下幸福!少阴病篇提纲证评述
文/陈腾
开篇即讲到提纲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但后世对其性质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是少阴病寒化证的提纲,有的认为是少阴病热化证的提纲,还有认为是整个少阴病的提纲,无论寒化、热化二证,即总纲。李培生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五版)将其列在“少阴寒化证主要脉证”下,并谓为“少阴寒化证提纲”,谓“不论什么病,只要见到脉微细、但欲寐,就表明少阴之阳已虚。因此,作为少阴寒化证的辨证提纲,颇有意义”。可见其性质属寒,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我认为:“本条虽被视为少阴病提纲,但并不能统筹少阴病所有证型,只是少阴病阳虚阴盛寒化证的提纲。因少阴属心肾两脏,心主血,属火;肾藏精,主水。少阴病多心肾两虚。一般来说,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阴血虚少,脉道不充则脉细,脉微细主气血两虚。但此脉微细并提,重点在于脉微,因为微脉的形状必细,王叔和在《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中指出:"微脉极细而软,若有若无;细脉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就是说,细脉主阴血虚少,不一定兼微,微脉主阳气虚,而其脉形必细。"因此,脉微细是少阴心肾阳虚的本质反映。但欲寐,非真能入寐,而是病人精神不振,所呈现的似睡非睡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心肾阳虚,阳气不振,阴寒内艰,神失所养,所以神疲而但欲寐。喻嘉言等则认为这是少阴热化证的提纲,喻嘉言在其《尚论篇》中将本条列于少阴病下篇热化证首条,并谓凡少阴传经热邪正治之法悉列此篇。汪苓友在《伤寒论辨证广注》中更强调说:“此少阴病热困极之状也。……传入少阴,则脉变微细者,此热邪深而脉内伏也。……此非真寐,乃热极而神志昏愦,若欲寐然。”持总纲论者如沈尧封说:“微,薄也,属阳虚;细,小也,属阴虚。但欲寐者,卫气行于阴而不能行于阳也,此是少阴病之提纲,凡称少阴病,必见但欲寐之证情,而其脉微或细,见一即是,不必并见。”陈平伯更说:“微细是少阴之病脉,欲寐是少阴之病情,以少阴为藏精之脏,生气之源,邪入其经而枢机不利,则精不上承而脉微细,神不精明而但欲寐,无论寒邪、热邪,病则皆见是证是脉,故以此为少阴病提纲。《医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也持此说,谓:"本条脉证为少阴病提纲证。"少阴属心肾两脏,心主血,属火;肾藏精,主水。病则心肾虚衰,水火两虚。阳气衰微,鼓脉无力,故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心虚神不充则精神萎靡,肾虚精不足则体力疲惫,因此患者呈似睡非睡、闭目倦卧的衰弱病状。脉微细反映阴阳俱虚,但欲寐反映心肾虚衰。以此脉证,说明少阴病是以全身性虚衰为病理特征的疾病。……正因为此脉此证反映心为一身为主与肾为先天之本的病理特征,所以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原创:杏庐学子
编辑:麦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