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爱生瘰疬一张源自明朝的方子,专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家福。今天跟大家说一说囊肿和结节疾病的治疗,这两个病虽然看似是两种疾病,但它们的形成都离不开肝气郁结。中医常讲“百病皆生于气”,特别是长了囊肿和结节的患者,普遍都有情绪不畅的问题,时间一长肝郁气结加重,气血不畅,就会形成血瘀。肝郁还能横逆脾胃,使脾胃损伤,无法运化水湿,聚湿生痰。当体内的瘀血、痰湿一直不断积聚,聚在一块,就会形成囊肿和结节疾病。

我前段时间有一个患者就是这样的,52岁,平时就有上腹胀痛的问题,开始以为是胃病,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单位体检,查出来肝囊肿3厘米,左肺上叶低密度影结节1.2厘米,患者自述,平时情绪不好,而且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熬夜,不知不觉的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我通过患者的描述,加上患者舌象,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说明患者本身湿气重,但没有解决,聚湿成痰,加上经常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最终两者相结合,痰气互结,从而出现了结节和囊肿的问题。

在治疗上,我给患者用了一个名方,最初这个方子出自明朝名医叶文龄的《医学统旨》,它就是柴胡疏肝散。方中有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当气血通畅了,通则不痛,与柴胡同用,可以加强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在此基础上,我又加里一些渗水利湿、化湿的药物。

全方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为主,在疏肝之中兼以养肝,理气之中兼以调血和胃,主要起到了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肝气郁滞所引发的肝囊肿、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胁肋疼痛、脘腹胀满、胸闷气急、情绪易怒、等都可以在辨证后在此方进行加减用药。

这个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胸闷气急消失,上腹胀痛消失情绪好转。后期巩固几个疗程后,去医院做了检查,左肺上叶结节缩小到1.2cm,边缘清晰,密度均匀。而且囊肿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患者也是看到了希望。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用药无法照搬,有对这个方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原版的方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13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