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477492.html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
下图来自冯世纶冯老课件,特此说明
在读《胡希恕伤寒论讲座》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时,胡老说“少阴病也是表证,下利以表证出现,这个病还是要有欲表解的反应,所以用白通汤主之。”
这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以症状辨六经最后辨方证的临床表诉。
用一个公式表示即:A以B出现,用C治愈。
注:A是指症状反应,这个很重要,要有六经的思想去询问症状,因为患者就诊的症状,不一定是我们识别六经的症状,临床宜体会;B是指六经,即表阳证(太阳病)、表阴证(少阴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里阳证(阳明病)、里阴证(太阴病)等;C是指辨到六经后,应该继续辨方证,即适合的方剂。
让我们用“A以B出现,用C治愈”的思想,武装经方思维的头脑,争取最好的临床疗效。
咳嗽以少阳病出现用小柴胡汤显效
37岁的她咳嗽了两个多月,服药一周后今日复诊,说服药以后咳嗽明显减轻,以前咳的是黄痰,不易咳出,现在咳少量白粘痰,胸闷也明显缓解,以前也吃过西药,效果没有这么明显。
经方治咳嗽,我已经治疗了好多例,的确是效果很好,好多患者服药半剂后咳嗽症状即可明显缓解。当然了,临床上没有专病专方,还得依据症状反应辨到具体的方证上。以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半夏厚朴汤方证、苓桂术甘汤方证,还有大柴胡汤合桂枝丸方证,木防己汤方证等,今天这位患者就诊时是小柴胡汤方证,用了就有效。
分享简要医案
陈某,女,37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4月10日。
咳嗽、胸闷2月余。
咳嗽、咳黄粘痰,咽部痰阻感,胸闷、气短,晨起症状较重,口苦、口干,无恶寒。
脉滑有力,舌淡苔薄黄。
腹诊:腹部平,腹力中等(3/5),双侧胸胁部按之硬满感即胸胁苦满。
腹诊图:
辨六经为:少阳病
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当归、生石膏
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
生姜10克,党参10克,桔梗10克
炙甘草10克,大枣20克,生石膏60克
当归15克,枳壳10克
颗粒剂7剂1袋水冲服每日2次
年4月21日复诊,咳嗽、胸闷大减,仍有口干、口渴,咳嗽为白粘痰,舌淡苔薄黄,腹诊:胸胁苦满,肚脐旁悸动,原方加茯苓15克,干姜10克,生石膏加至60克,继续巩固治疗。
简要解说:
胡希恕胡老在辨证施治概论中说:“所谓半表半里证,即是人体欲借诸脏器的功能协力,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半表半里包括阳性的少阳病和阴性的厥阴病两类。
咳嗽一症,本无明确的病位属性,更不能明确定六经,本患者结合口干、口苦考虑为上热,结合黄粘痰,舌、脉,尤其是腹诊辨为少阳病,用小柴胡汤治疗。
不用大柴胡汤是因为无“心下急”的腹证。
用生石膏者,稀释粘痰,且有解热作用,用枳壳、桔梗,可宽胸治疗胸闷(是血府逐瘀汤之主药),桔梗还可利咽喉,利于排痰。
当归《神农本草经》说:“主咳逆上气”,且利于血,故用之。
看下图,半表半里何以横扫江湖?
是胸胁!是外则表、内则里!是禁忌使然!
上图初看,感觉老人“有点疯”、“不讲理”,仔细一想,肯定是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得心应手,只是说不出为什么。想必密码就在腹诊的“胸胁”部抵抗、压痛上吧!
后再读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对病机学半表半里的深刻认识,更能体会到半表半里柴胡剂的应用广泛原因了。
最后提醒:半表半里,识之以“胸胁”,求之于症状加腹诊,用药勿忘柴胡。
悟道仲景医学,始终理会仲景书,经方人一直在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