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听信灌肠退热ldquo纯天然r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许多中国家长患儿“发热恐惧症”,生怕发热把孩子脑子烧坏了,医院强烈要求赶紧把孩子体温退下来。下面两个案例给所有急着退热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01灌肠退热酿悲剧

6岁女孩灌肠后肾衰

6岁女孩蒙蒙家住湖北黄冈。这几天天气多变,蒙蒙退热感冒发热,最高40度。妈妈听信小诊所所谓的灌肠疗法“纯天然、绿色、无任何副作用”,连续灌肠4天。谁知孩子发热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不会排尿了,身上好多皮疹、精神反应很差。

张女士感到势头不对,赶紧把孩子医院。医生诊断为“脓毒血症、肾功能衰竭、休克”。医生立即给以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幸亏就医及时,一周后孩子病人恢复。

下面这一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去年6个月大的男婴小游高热不退。爸妈心急如焚来到村卫生所,当地村医用中药灌肠退烧。孩子不仅没退烧下来,反而病情越来越重,面色发灰。爸爸妈妈赶紧把医院治疗。

大医院的检查结果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孩子心脏、肾脏、肝脏功能很差,甚至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每次都需要做十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

其他孩子一样奔跑玩耍对小游就是一种奢望,悲剧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初的一次“灌肠退烧"。

02宝宝灌肠退烧用药副作用大

家长们往往会误认为灌肠退烧与孩子在肛门使用的退热栓类似,相对于打针、吃药比较安全,大错特错!

你知道他们灌肠用的什么药吗?

灌肠退烧常用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和氨基比林、安替比林、赖氨比林、氨酚比林、安痛定等水杨酸类退烧药,还有一些中成药。这些药物因为肝毒性、肾毒性太大,对宝宝都是禁用的,何况拿来灌肠用的?

医院、小诊所使用的这些灌肠药物剂量偏大,药物灌肠吸收到血液里面,结果造成肝脏、肾脏、心脏的损害。

03灌肠退热四大危害

药物伤肝脏肾脏

药物灌肠后,随着肠道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最终在肝脏、肾脏代谢。

一些乌七八糟的退热药,要么退热机制不清,要么药品成分不清,要么药品副作用太大,容易出现问题,损害肝脏肾脏功能。

药物灌肠退热可能引起肠穿孔

医院用冷盐水灌肠退热,但是灌肠时水温、灌肠液量控制不好都容易出现问题。

医院灌肠液里面还加药物,很容易引起肠道粘膜损害,溃疡出血,严重时出现肠道穿孔。医院早已不使用灌肠退热了。

药物灌肠退热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小宝宝肠道娇嫩,药物灌肠退热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主要集中在药物使用的规范性、疗效的确切性等,需谨慎对待

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药物灌肠容易破坏肠道正常的定值菌群,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或者肠源性细菌感染。

04孩子发热怎么办?

3个月以内的宝宝——医院就诊

3个月以内的宝宝,如同风中的蜡烛,生命力脆弱,处理不及时容易使病情变严重,需特别谨慎。

只要孩子发热,医院就诊。不要拖。

3个月以上的宝宝:

体温38.5℃以下

精神状态还不错,可先在家观察。

可以用开窗通风、适当脱减衣物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同时让宝宝多喝水,或者给他喝点淡一些的果汁,或者是口服补液盐III。

体温超过38.5℃

体温超过38.5℃时,或者虽然未到38.5℃,但精神状态较差,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无好转,医院就诊。

05宝宝发热治疗的误区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

国内外研究发现,单用一种退热药与合用退热药效果相当。

发热捂汗

有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小孩发热,千万不能穿的太厚,抱被裹得太多。否则孩子容易患“捂热综合征”,导致缺氧、脱水,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酒精擦浴

发热用酒精擦浴,孩子容易皮肤过敏,孩子容易醉酒,损害肝脏肾脏大脑等器官。

不要用氨基比林、柴胡、阿司匹林等退热。

副作用太大,儿童已经被禁止使用。

激素等退热针退热

许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边缘贫困地区,孩子发热家长常常非常非常着急,于是乎地塞米松开始登场退热了。

灌肠退热

副作用上面已经说过

发热就用抗生素

太不应该了。

抗生素滥用百害无一利。

发热就输液

太不应该了。

能口服吃药,就不要输液。花钱又多,孩子又受罪,有时候还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灌肠退烧、打退烧针......快速退热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本文医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tx/5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