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一之风热感冒
辛丑牛年,己亥月,壬午日(年11月30日)。
这是一位我的学弟,目前高中在读。即将迎来冬月大雪,在这个感冒多发的冬季,因为防护不善,最近出现了感冒的症状。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冬季多发感冒?在大家的认知中,冬季寒冷,容易着凉,从而容易感冒。这个认识是没有问题的,在中医里称为“外感风寒”,是指感受了季节时令的寒邪,从而引起的以发热、恶寒为主要症状的感冒。这种病在《伤寒论》里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做太阳病。
顾名思义,太阳病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天天照耀在天上的大太阳,而是指太阳经络受邪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太阳经络最为表浅,与外界的联系最为优先,所以受邪首先入太阳,太阳病也多为表证。
我的这位学弟的主诉为他感冒了,咳嗽流鼻涕。作为本能的,我首先从太阳病的角度辩证。在一番询问后,得到了他的主要病证为:
无热恶寒,清涕黄涕掺半,咳嗽有黄痰,小便黄赤,大便自可,胃口较为平淡。我接着让他摸了脉,得到关键的脉证——脉浮数而紧。
脉浮数而紧,恶寒。这些都对上了太阳伤寒证的表现。但并不能就这样妄下判断,给他按桂枝证处理。他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除了太阳病表证之外还有别的症状,更重要的是,他在前阵子牙龈出血,扁桃体发炎,喜欢吃辣,还因为睡眠不佳有服药调理的前提。
所以我判断——这是太阳与别经合病。
首先,从脉数,牙龈出血,扁桃体发炎,以及黄涕、黄痰、小便黄等证中不难看出,这是有热邪的表现。因为有吃辣的习惯,症状出现也有些日子了,热邪被外部寒气遏郁在里,没有及时排出,从而化火伤津所致。
肺为娇脏,清肃之本。热邪、燥邪最易伤肺。从口到咽,再到肺,热邪始终在上焦活动,引起局部炎症。所以我判断此为热邪困肺伤津,肺气失宣所致。再加上脉浮,略紧,此前有大青龙证,还因为睡眠不善,肾阴难以助肺,这才让我确信,这是兼表里证的阴虚浮火。
因此,我按柴胡证,给他开了正柴胡饮颗粒。还让他去买菊花泡茶饮用。
但实际上我对柴胡证并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只是在背伤寒条例的时候知道有的病证用柴胡汤,我对柴胡证的认识甚至还停留在广中医学长的线上问诊。
仅凭借理论知识和亲身经历得来的经验还是不足以让我信服。于是我检索了正柴胡饮颗粒的配方和中药经典,再进一步分析过处方后,十分有信心地让他买这味中成药来喝。
正柴胡饮颗粒:柴胡g、陈皮g、防风80g、甘草40g、赤芍g、生姜70g。
我很确信柴胡一定是君药,这个病肯定要用柴胡。但我抛弃熟悉的小柴胡颗粒而选择正柴胡饮颗粒,其他的药在处方中是什么作用?我们不妨分析来看。
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与防风和芍药并用可以治疗脾虚气滞,与生姜并用可以行气化痰湿。甘草清热解毒,祛痰化湿,与生姜并用可以除热痰咳嗽,同时,甘草用量最少,以辅佐君药、臣药,起到缓和药性的作用。
柴胡发散风热,陈皮理气健脾,二者作为君药,除去因为吃辣引起的食积胃火,同时助脾行气,升清降浊,作为中焦枢纽,将上焦肺部热邪送至下焦排出。防风散风解表寒,生姜温肺补阳,助阳行气,赤芍通经活血,三者作为臣药,与君药配合清热除湿,解表理气。最后用甘草甘缓之性,扶正清热,减缓君臣药走窜通经化络之急。这味方处处周到,配合完善,面面对症,成为我的最终选择。
再用菊花泡茶,以清热解毒滋阴之法,相信很快这位学弟就可以摆脱病苦,重获健康了。
在这个感冒多发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外感风寒或是内生热结都有可能引起不同表现的感冒症状。在这个季节里,依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法,冬季养阳,早卧晚起,减少户外活动,滋补阳气,养藏才是冬季的养生之道,也是我们一生健康的保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冬季里依然坚持户外运动,甚至是学校的体测,操练,劳力活动等都是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反而会损伤阳气的事情。当今社会人们着眼于眼前功利,而忘记长久的身体健康,实在是让人婉叹不已。
冬季受邪不发病,春季发为风温,夏季发为暑病。希望大家都能道法自然,依自然规律做事活动,让健康长存,让身体强壮。
END
还想了解更多摄影资讯?
你的小昀在这里给个赞赏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