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柴胡遇上花椒,富了

.5.11

脱贫攻坚倒计时

椒药套种政策好

脱贫致富群众笑

位于渑池县韶山脚下的坡头乡韩家坑村,近几年因为推广“花椒+柴胡”的套种模式,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韩家坑村距离渑池县城12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户口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人。过去这里是省级贫困村,地区封闭、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成年小伙子娶个媳妇都是老大难。而如今,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渑池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发展思路,韩家坑村两委立足实际,不断加强党员管理教育,进一步在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在服务群众能力上牟足劲,使韩家坑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党建帮扶强队伍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坡头乡韩家坑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准了村级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该村党支部班子响应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号召,以争创“五面红旗”村为目标,在全村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利用每月25号“党员活动日”,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以及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并在、连续两年举办韩家坑村“扶智扶志弘扬模范”表彰大会,通过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等活动,提高村民移风易俗积极性,帮助村民戒掉“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改变群众旧思想观念,使村民自觉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产业扶贫谋富路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无经济来源的现状,村两委班子连续组织召开几十次党小组会议,献计献策共商发展大计,最终“两委”班子决定把扶贫工作转移到发展产业上来。村“两委”干部多次赴陕西韩城考察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并经调研发现,附近南学组近十年来都种植柴胡,收益十分可观,且随着花椒价格不断走高,为解决花椒挂果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村“两委”决定在全村推广“花椒+柴胡”套种的模式,因地制宜谋划并拓展致富门路。

可问题来了,产业发展路子有了,村民种庄稼种的好好的,不愿意种花椒柴胡咋办?为此村支部书记韩军民带领党员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每到一户他都把“花椒+柴胡”套种的优势及前景给村民描述一遍,并将上级相关优惠补贴政策宣传到户,逢人就说逢人就讲,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给村民解疑答惑,终于在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村民同意了。

从花椒、柴胡的选苗、栽植、修剪、施肥、除草和防虫,村支书韩军民亲力亲为,逐户上门询问栽植情况。第一年柴胡成熟了,有的村民一亩地卖两三千,有的村民卖五六千,又过几年,花椒树挂果了,亩产收益更加喜人。村里64岁的贫困户韩大爷逢人就说:“感谢政府感谢党,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多亏当初韩书记的耐心劝说,我这花椒、柴胡种对了!我们现在的收入非常可观,新时代就得转变新思路,我觉得我现在很幸福!”

据坡头乡农林产业办主任杨红林介绍,目前坡头乡全乡鼓励推广柴胡套种方法,全乡柴胡套种花椒面积超过1万亩,收益每亩在元以上。

就这样,依靠“花椒+柴胡”套种,韩家坑群众走出了一条不等不靠的致富路,家家户户都种起了柴胡。

完善基建奔小康

随着韩家坑村花椒、柴胡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拉伸该村的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解决韩家坑村及周边乡镇花椒色选、加工等需求,提升花椒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村“两委”通过政府帮扶和自筹资金,成立了坡头乡万亩椒药加工基地,每年一到花椒和柴胡丰收的时节,会有专人到村民地里收购,再统一拿到基地加工,让村民不出田间地头,实现作物成熟即售卖。

截至目前,全村种植花椒面积已达到亩,柴胡种植已达亩,实现人均3亩花椒、2亩柴胡,“花椒+柴胡”长效短期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发展全覆盖,为村里脱贫攻坚,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韩家坑村的柴胡产业带动了坡头乡全乡14个村贫困户种植,贫困户柴胡种植面积达亩,累计带动全乡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如今,再次走进坡头乡韩家坑村,芬芳的农村田园气息扑鼻而来,庄稼地里,有村民忙着在绿油油的柴胡地里锄草,有村民赶着种植玉米,以便雨后套种柴胡,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空气中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安娟王一博)

声明:本作品系渑池县融媒体中心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更多新闻

脱贫攻坚,总书记这些话语重心长渑池:大员上前线,领导带头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些单位在行动!

《华灯初上》陈旭摄

每日一语: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第期总策划:范关群策划:马平统筹:韩鹏监制:李新审核:姚轶编辑:宋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5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