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学教育指导一站式小学教育服务平台
此前,柴胡注射液作为"退烧针"在儿童发热治疗中应用普遍。作为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至今已临床应用70多年。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
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修订。详细内容如下:
附件: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应增加警示语,内容应包括:
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二、项应增加以下内容:
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
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疼痛、乏力等。
皮肤及其附件:可表现多种皮疹,以荨麻疹、皮炎伴瘙痒为主。
呼吸系统:憋气、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紫绀、血压下降等。
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麻木、眩晕、晕厥、抽搐、意识模糊等。
消化系统: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用药部位:疼痛、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硬结等。
三、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柴胡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儿童禁用。
四、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本品为退热解表药,无发热者不宜。
4.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尤其注意不超剂量、不长期连续用药。
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有家族过敏史者慎用。
7.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应认真检查本品,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8.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9.对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10.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完)
如何给孩子安全用药?
年央视发布了首支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广告,视频中五岁小浠诺说:我的世界很安静,没有一点点声音。“3年前我发高烧用药不当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错误的用药危害孩子一生,有可能夺取孩子的生命。所以为了孩子什么健康安全,家长们不能给孩子盲目用药。
那么如何给孩子安全用药呢?以下的内容家长们可以参考。
1
哪些药物孩子碰不得
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非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包括洁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和红霉素。
这些抗生素具有耳毒性,宝宝用了可能会像视频里的孩子一样,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如果孩子需要使用抗生素,需按照医生的嘱托,不要在家里私自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金刚烷胺
国家明确禁止:1岁以下婴儿禁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5岁以下的儿童也不推荐使用或者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仅是儿童不能服用含金刚烷胺的药物,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也不能使用含金刚烷胺的药物,怀孕期间使用的话,容易引起胎儿畸形。
安乃近
安乃近一般用于退烧镇痛,但是它有很大的副作用,可能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一般不建议儿童服用,儿童要服用的话,一定要事先咨询药剂师的意见再用药。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退热止痛药,临床用药范围很广。
但对于儿童来说,应当谨慎使用:
阿司匹林有抗凝的作用,可能引起任何部位的出血;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在患流感后用阿司匹林,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瑞氏综合征会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但对肝脏和大脑带来的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英国医学界早在20年前就规定,10岁以下儿童病毒性感染发热时慎用阿司匹林;
世界卫生组织也主张,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宜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致命性的瑞氏综合症。
可待因
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公告《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年第号)》,表示即日起将其踢出“儿童药”领域。
可待因是一种鸦片类药物,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它的硫酸盐或磷酸盐常用于药品中。
食药监总局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2
儿童用药的几大误区
用药安全除了选择药品不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服用误区。
像前段时间的“泡腾片事件”:
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品,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
经过调味的泡腾片口感好(很多泡腾片都会做成水果味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它对人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较小。
但这种剂型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
泡腾片绝对不能干吃,它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
将泡腾片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这些服用误区,家长也需重视!!
1.用果汁、牛奶给孩子喂药
建议大家,给孩子喂药时,应该用温水服用。
因为像果汁这样的酸性物质,会破坏药性,国外临床药理学家已经确认,有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
例如,柚子汁、橙汁和苹果汁会抑制部分抗过敏药和抗感染药的功效。
2.吃胶囊类药品时,去掉外面的溶衣
很多宝妈宝爸们给孩子吃胶囊类药物时,担心孩子不好吞咽,就会把外面的壳去掉,只把里面的药粉喂给孩子,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用胶囊装的药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胶囊外壳是为了保护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消化器官和呼吸道的作用。
3.给孩子吃成人药
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习惯性把大人的药减半或者小剂量的喂给孩子吃。
但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许多脏器发育还不完善,肾脏、肝脏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
所以用药时要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不要将大人的药给小儿随意服用。
儿童要用儿童药!!!
4.擅自给孩子吃多种药物
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发烧时,给孩子吃多种治疗药物,觉得反正是治感冒的,吃一点也没坏处,说不定还好的快。
但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危险。
不同的药物产生的作用不同,甚至药物之间会相互影响,造成不良反应。
盲目服用多种药物,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
所以,各位家长需谨记:儿童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
5.骗孩子说药好吃、捏鼻子灌
相信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喂药时都用尽了“18般武艺”,但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下去.
这种方式会使孩子心理产生阴影,导致以后给孩子吃药时,会更加困难。
孩子生病的时候,因为药不是很好吃,总是哭闹拒绝吃药。
那不妨用这些哄孩子吃药的方法:
很直接的跟孩子说:药本来就不是好吃的东西,但是只有吃药才能好的快,爸爸妈妈也会放心。如果以后不想吃药,那就要不挑食,多锻炼身体哦!
喝完药后陪孩子玩游戏,给他读他喜欢的绘本;
在吃完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给孩子吃一颗糖;
言语上鼓励孩子,在孩子喝药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真厉害,吃药这么勇敢之类的话。
每一次孩子生病难受,都是对家长身心的一次大考验,白天要工作或者照顾孩子,晚上也没办法好好休息。
正因如此,在此建议大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嘱托谨慎用药,注意药物的日期,避免服用过期药物,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加重孩子的病情。
来源丨综合整理至国家药监局管理、爸妈精读
如何帮孩子戒掉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