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理气柴胡疏肝散理血黄土汤

理气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气方。气分病主要包括气虚与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列入补益方药章节阐述。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引起气滞、气逆病证的原因很多,诸职寒暧失调,忧思郁怒,痰饮,湿浊,瘀阻,外伤,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皆能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发为气滞、气逆病证。气滞者常表现为闷、胀、痛,气逆者常表现为呕恶、呃逆或喘息。临床使用理气方药,必须针对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宜的配伍。理气药物以辛燥者居多,易于耗气伤阴,气虚及阴亏者慎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芍药9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川芎6克、香附6克。

  肝气郁结,证见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主药;香附、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陈皮、枳壳行气导滞共为方中辅药;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方中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具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剂。以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为辩证要点。

2.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失等散;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理血凡能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病证的药物,称为理血药,以理血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血方。血分疾病包含血虚、血热、血瘀、出血等四个方面的症证,治疗时血虚宜补血,血热宜凉血,血瘀宜活血,出血宜止血。补血方药和凉血方药分别列入补益方药和清热方药章节,本节介绍活血、止血药物和方剂。活血药和方也称活血化瘀药物和活血化瘀方剂。适用于血瘀证;止血药和方适用于各种出证黄土汤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灶心黄土半斤[30g]。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方歌: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运用:

1.本方主要用于脾阳不足所致的大便下血或妇女崩漏。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胃纳差,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气虚甚者,可以人参以益气摄血;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及等止血之品。

3.常用于慢性胃肠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脾阳不足者。

                







































儿童会患白癜风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4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