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用药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分上、下两部分: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及支气管、细支气管,合称下呼吸道。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咽喉炎及扁桃体炎、口腔溃疡、鼻炎及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结核等。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即鼻、咽、喉部位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其次是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通常,感冒初期常是单纯性病毒感染,后期则常合并细菌感染,此时感染蔓延至下呼吸道,表现为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中医方面认为,感冒是感受了外界邪毒,包括寒、热、暑湿等,或是体虚外邪乘机侵袭所致。

西医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表里两感和暑湿感冒等不同证型。不管哪种类型感冒,其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两大类。

·局部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咳嗽咳痰等。

·全身症状:头痛头晕、全身肢体酸痛、发热、寒战等。

·鼻塞、流涕、咽喉痛等局部症状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为1~3天左右,有一定自愈倾向。

·有过诱发感冒的因素,如天气变化受了寒,晚上睡觉空调温度太低等。

·根据以下典型的症状,可以判断感冒的类型:

中医分型

感冒类型

症状

风寒感冒

怕冷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白色稀痰。一年四季都有,以秋冬为主,因为在春夏两季容易转换成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感冒

发热重,咽喉肿痛明显,流浊涕,黄色浓痰。以春夏两季多见。

表里两感

寒热往来(或寒热不清),头痛眩晕,四肢酸痛。

暑湿感冒

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四肢倦怠。以夏季多见。

另外,平时还有“体虚感冒”的说法,即体质虚弱(多数为气虚),抵抗力差,经常感冒。多见于老人、孩子等体弱人群,表现为经常感受风寒,这类感冒除缓解感冒症状外(如四季感冒片),平时还应多注意保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产品,加强运动。

西医分型

西医方面,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更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局部症状,而流感相对于普通感冒,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更突出,而局部症状反而不明显。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有传染性,但流感的传染性更大,病程更长。

对于可疑感冒的病人,以头部,鼻部,咽部,咳嗽为问诊点,循序渐进地进行问诊。

--是大人用药还是小孩用药?

--目前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即哪里最不舒服?

(如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头痛、发热、咳嗽、咳痰等?可以提示顾客。)

--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多长时间了?

--有无头痛、发烧,如有发烧,是否量过体温、吃过退烧药?(如有发烧,要考虑退烧药)

--如果有流鼻涕,是流清鼻涕还是浓鼻涕?如果有咳痰,是咳白色稀痰还是黄色浓痰?

(此处判断感冒类型、咳嗽类型,为选药做准备)

--有发热、怕冷吗,发热重还怕冷重,如果有发热,有无量过体温?

--有无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反酸水,或腹痛、腹泻等?(判断是否为胃肠型感冒)

--最近是否有过受寒等诱发感冒的因素,如天气变化、穿着单薄、晚上吹空调等?

--家里有无其他人员有感冒的现象?

1、一般来说,对于感冒症状较轻者,或是老人、孩子、孕妇等人群,建议首选中药为主。而对于感冒症状较重的年轻人,或是之前服用过中药不好转者,则可建议选择西药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

2、联合用药:感冒初次用药,一般使用单种药即可,感冒日久不好时,才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一般采取中药联合西药的原则(或再配合维生素C),不主张两种西药同时使用。

3、对于流行性感冒,应首选西药,强调解热镇痛和抗病毒两大原则,中药做为辅助。

中药用药原则及用药举例

感冒类型

用药原则

用药举例

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四季感冒片、感冒解毒灵颗粒(风寒、风热均可)、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参苏丸、葛根汤合剂等。

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感冒灵胶囊、桑菊感冒片、维C银翘片、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表里两感

表里两解,疏肝和胃

小柴胡颗粒、重感灵、防风通圣散等。

暑湿感冒

祛暑除湿

十滴水胶丸、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等。

特色个案用药举例:

1、风寒感冒伴肠胃症状:四季感冒片+调胃消滞丸(藿香正气滴丸)

2、感冒伴随虚汗或反复感冒者:四季感冒片+丹溪玉屏风颗粒(屏风生脉胶囊)

西药用药原则及用药举例

感冒使用西药时不需按照中医辩证类型,即同一种感冒西药,可能既可用于风寒,也可用于风热。感冒西药用药分为“对症”和“对因”两大原则。“对症”即哪类症状明显,就选用可缓解该类症状的药;“对因”主要指抗病毒类西药,针对感冒的病因——病毒来治疗。

感冒症状

用药原则

用药举例

发热、头痛、咽痛

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

复方氨酚烷胺、氨咖黄敏(速效)、布洛伪麻缓释片等。

鼻塞、流涕、喷嚏

选择含抗组胺成分的,含麻黄碱成分的。

布洛伪麻缓释片、氨酚黄那敏颗粒、新康泰克等。

流行性感冒

选择含金刚烷胺抗病毒成分的或联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

复方氨酚烷胺、利巴韦林颗粒等。

注:一些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人员,如司机、飞行员等,如果选择含有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则应同时选择里面添加咖啡因成分的,因为抗组胺药的常见副作用为嗜睡,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抵抗嗜睡。

·避离传染源,保持空气流通和心情舒畅,注意季节更替时气候变化,适时添衣保暖;

·感冒初期,青壮年人群可适当运动,而小儿、老年人、虚弱体质人群则宜卧床休息;

·多饮开水,必要时可用葱、姜煎水喝(主要作用是散寒,所以应该是针对寒感的病人);

·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少吃刺激辛辣之品;

·使用感冒药时,均可配合维生素C,因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具有解毒的功效。

第二节咽喉炎、扁桃体炎

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是咽喉部位常见疾病,且二者常常合并存在。咽喉炎、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咽喉、扁桃体部位红肿、渗出、疼痛等炎症表现,细菌常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常见为柯萨奇病毒、鼻病毒等。另外,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咽喉炎、扁桃体炎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扁桃体炎常见有充血性和化脓性两种类型。中医方面,二者的病因有肺胃实热和肺肾阴虚之说,即平常所说的“实火”和“虚火”。

·急性者,咽喉疼痛厉害,并可能有吞咽痛,观察咽喉部、扁桃体明显红肿,甚至有脓点,

急性扁桃体炎还常见有高烧、寒战(可达39~40℃);

·咳嗽,无痰或少痰,慢性咽喉炎呈典型的刺激性干咳(呛咳);

·慢性咽喉炎还有咽喉痒、咽部异物感、讲话声音嘶哑、发音疲劳等表现;

·晨呕:尤其慢性咽炎病人,早晨刷牙时有想呕的感觉。

·少数病人还可能伴有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表现;

·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病人,常有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经历。

“实火”和“虚火”所致的咽喉、扁桃体炎其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肺胃实热型(实火型):咽喉肿痛更明显,灼热感、口干、大便干结等,一般为急性病程。

?肺肾阴虚型(虚火型):也可见有咽喉肿痛,但不明显,伴有声音嘶哑、体虚乏力、五心

烦热、出虚汗等阴虚火旺的表现,一般为慢性病程。

围绕咽喉部位症状:红肿、疼痛、咳嗽等方面进行问诊。

--是否有咽喉部位疼痛、红肿(可让其张开口,发“啊”音,观察扁桃体有无肿大)?

--这种现象有多长时间了?(判断急性、慢性)

--是否有咽干、咽痒、异物感或喜欢做清咽动作如“咳”?

--有无咳嗽,如果有咳嗽,是刺激性干咳(呛咳),还是有痰咳嗽,痰是什么颜色、性状?

--是否伴随有鼻塞、流涕、发热或寒战怕冷等症状?(判断是否有感冒)

--是否伴随有声音嘶哑、发音疲劳等现象?(判断是否伴有喉炎)

--是否有嘴角长泡、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等上火表现?

--有无胃病史,如烧心,反酸等症状?(判断是否因胃火上蒸引起)

--是否吸烟、嚼槟榔,是否好食辛辣,是否经常用嗓?

1、中药:对于肺胃实热型,宜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对于肺肾阴虚型,宜滋阴生津,润肺开音。剂型除了内服剂型外,还包括含服、含漱、涂搽、喷雾等局部用药方式。

2、西药:抗菌消炎。选用敏感抗菌药,一般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首选。磺胺类和四环素类多耐药(对链球菌等常不敏感),不宜选用。

一般来说,此类病症宜内服用药加局部用药相结合的用药方法,尤其是针对实火型。急性炎症常需配合抗生素,慢性炎症一般不使用抗生素,配合一些中药滋阴类品种即可,如:

(1)银黄颗粒+西地碘含片+阿莫西林胶囊(急性,实火型)

(2)板蓝根颗粒+咽立爽口含滴丸+罗红霉素(急性,实火型)

(3)咽炎片+金果饮咽喉片+养阴清肺膏/金参润喉合剂(慢性,虚火型)

联合用药举例:

·咽喉肿痛者:炎立消片+阿奇霉素分散片

·咽干、异物感伴咽喉肿痛者:咽炎片(金参润喉合剂)+头孢克洛胶囊

·咽喉肿痛伴声音嘶哑患者:鼻咽灵片(清咽片)+金果饮含片+阿奇霉素分散片

·咽喉肿痛伴咽痒、干咳患者:咽炎片+养阴清肺膏(秋梨润肺膏)+阿奇霉素分散片

·顽固性干咳少痰(半月至一月以上):氨茶碱+养阴清肺膏(加或不加阿奇霉素分散片)

·顽固性咽痒、干咳少痰(半月以上):氯雷他定+养阴清肺膏(加或不加阿奇霉素片)

特别说明:

①急性扁桃体炎常有高烧,如果发热超过39℃者,应配合退烧药,如退热贴、布洛芬等。

②注意一些咽喉局部剂型的用法,如西地碘、咽立爽等宜口含,不宜吞服。

③咽干咽痒干咳少痰多见于干旱季节,如秋末冬季,此类咳嗽务必加以膏剂,因为膏剂可以

做到护嗓润燥,防止磨损作用,补充片剂达不到的作用。

·急性期积极治疗,抗菌抗病毒,积极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

·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刺激;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控制用声,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

第三节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指口腔黏膜坏死溃烂,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在夏秋季节特别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口腔溃疡,如厌氧菌、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肠胃溃疡炎症、便秘、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中医方面,口腔溃疡多是脾胃实热所致(实火)、少数是心肾阴虚(虚火)的表现。

·口腔黏膜红肿、溃烂,疼痛是最直接的主观表现,尤其遇热、遇冷、遇酸时更甚;

·突发性的,要么近几天过食辛辣(脾胃实热型);要么发生于感冒之后(外感时毒型);

·复发性的,发作时间常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女性常在月经前后发作。有些病人可能还有家庭其他成员也有复发性口腔溃疡;

·部分病人除口腔溃疡外,还合并有牙痛、咽痛等口腔感染、口臭症状;

·有些病人平时有习惯性便秘、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病史;

·有些病人饮食口味重,或挑食厌食,或精神郁闷、睡眠欠佳等表现。

问诊规律:时间,位置,诱因(如饮食,肠胃),规律

--口腔溃疡就是这几天,还是老是反复发作?

--溃疡具体在什么部位,是在嘴唇里面、口颊两侧还是舌尖上?

--最近是否吃多上火食物,是否还有身体其它部位上火表现,如咽喉痛、口干、便秘等?

--如是反复发作,复发的时间是否有规律性,是否每逢月经前后就发作?

--是否伴随有咽喉痛、牙痛、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

--平时是否有便秘、胃溃疡(胃烧心,反酸)等病史?

--家中是否其它成员有复发性口腔溃疡?

--平时是否饮食口味比较重,好食辛辣,烹饪放过多味精等调味品?(锌缺乏)

--平时的精神状态如何、睡眠情况如何,如是女性,月经情况如何?(内分泌失调)

--平时是否有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基础营养素?(维生素B2缺乏)

1、中药:①脾胃实热型,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选用清热解毒类药,如栀子金花丸等;

②心肾阴虚型,宜滋阴泻火,滋补心肾,选用滋阴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

2、西药:①抗菌消炎,选用敏感抗菌药,多用抗厌氧菌类药物,如甲硝唑等;

②口腔消毒,选用口腔消毒剂,如活性分子碘、溶菌酶等;

3、对症用药:减轻红肿和疼痛,多使用一些贴膜,如蜂胶口腔贴膜、意可贴等。

此病症一般主张中西药结合,外治加内服的方案,外用如蜂胶贴膜、意可贴等可减轻疼痛、红肿,修复口腔溃烂面,起到直接对症治疗的作用,然后再配合一些口服用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法:

1、蜂胶口腔贴膜+甲硝唑/西地碘+栀子金花丸(急性期,突发性)

2、蜂胶口腔贴膜+维生素B2+葡萄糖酸锌(慢性期,复发性)

特别说明:

应注意急性期疼痛厉害者,应首选西药或贴膜类,中药及维生素类只是辅助。清热解毒类药脾胃虚寒、大便稀者不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不宜长期使用。以上只是典型的常规用药,平时应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在以上基础上可以灵活变化,如:

①溃疡长在舌尖上,是心火旺盛的表现,可配合清火栀麦片,玄参麦冬代茶饮;溃疡长在嘴唇里侧,提示肺胃之火,可配合栀子金花丸或藿香清胃胶囊。

②口腔溃疡经常复发,尤其是更年期,伴有失眠、烦热、虚汗等,此为心肾虚火,可配合六

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B族维生素。

③女性经常在月经期发生口腔溃疡,可配合大豆异黄酮。

④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无效则可以考虑为胃肠道因素引起,可以询问有

无肠胃疾患问题。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少吃辛辣和味精;

·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用淡盐水漱口或蜂蜜敷在溃疡处;

·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补充维生素B和锌;

·每逢月经期发病者多吃豆类食物,补充雌激素。

第四节鼻炎、鼻窦炎

鼻炎就是鼻腔粘膜和血管的充血水肿,鼻窦炎是指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内粘膜的炎症。鼻炎、鼻窦炎的发生,急性鼻炎、鼻窦炎常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比如感冒时就并发有急性鼻炎。而慢性鼻炎以及其它各种类型鼻炎,则与过敏因素、吸入因素(花粉、灰尘、尘螨等)以及遗传因素有关。鼻炎有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类型,鼻窦炎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不管是哪种鼻炎,鼻塞、流涕、喷嚏、嗅觉障碍是基本症状,几乎每种鼻炎都可见;

·急性鼻炎常与感冒并发,除了以上基本症状外,还见有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

·慢性单纯性鼻炎常反复发作,且常在天气变化、受凉等因素下诱发或加重;

·过敏性鼻炎与一些过敏因素有关,比如食物或花粉、动物皮屑等;

·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湿疹等。

·鼻窦炎病人除了以上基本症状外,还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流脓样鼻涕等表现。

(眉棱骨痛提示额窦炎,后脑勺痛提示蝶窦炎。)

·临床研究发现75%慢性鼻炎患者都会合并咽部症状。

疾病

分型

临床症状

特别说明

急性鼻炎

多由感冒引发,可伴其它感冒症状。

一般就采用感冒用药的原则,用一些含有血管收缩剂、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即可。

慢性单纯性

鼻塞、流涕、喷嚏、嗅觉障碍。

以治本的药物为主,并且必须按疗程服用

慢性肥厚性

鼻塞重、通气差、涕稠厚、鼻音

病情严重者可能要配合手术治疗才有效。

萎缩性鼻炎

嗅觉减退、脓痂、呼气恶臭

除鼻炎用药外,还需补充维生素A或B2。

过敏性鼻炎

鼻痒、频繁喷嚏和大量清涕

对症冶疗为主,首选抗组胺和激素药。

急性鼻窦炎

鼻塞、脓性分泌物、嗅觉减退、头痛,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

一般需使用抗生素,联合中成药。

慢性鼻窦炎

与慢性鼻炎相似,有脓性分泌物、无全身症状。

中成药为主,严重者可手术。

问诊规律:鼻塞,鼻涕,此为顾客常咨询核心。

--是否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障碍这些症状?如果有流涕,是清鼻涕还是浓鼻涕?

--以上症状持续多长时间?是突发还是经常反复发作?

--以上症状是否与天气变化、穿着过少受凉、或者与接触外面的一些花草有关?(判断是否是过敏性)

--是否还伴有咽痛、头痛、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以判断是否是感冒)

--是否既往有哮喘、湿疹、皮炎等过敏相关性疾病?

--是否一感冒就会出现鼻塞、流脓鼻涕?(此多为鼻窦炎)

--天气寒冷风吹就会流清水鼻涕,接着就会感冒有感冒症状?(此多为风寒型鼻炎)

--是否有记忆力下降,经常头昏,头晕,后脑勺痛或前额眉棱骨痛?

(眉棱骨痛提示额窦炎,后脑勺痛提示蝶窦炎。)

鼻炎、鼻窦炎用药主要按照“治标”和“治本”两种思路进行。

1、治标:直接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用血管收缩剂(麻黄碱类)、抗组胺类药物(扑尔敏等)以及激素类(地塞米松等)。

2、治本:以中成药为主,采用清热祛湿、芳香开窍的原则,如通窍鼻炎片等。

西药抗菌药对于具有明显感染指征时,如急性鼻窦炎伴有脓性分泌物时可做为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举例:

1、通窍鼻炎片+中药鼻炎喷剂如滴通鼻炎水(慢性单纯性鼻炎)

2、鼻舒适片+氯雷他定+维生素C片(过敏性鼻炎)

3、鼻渊片+抗生素+风痛丸(鼻窦炎,如额窦炎、蝶窦炎)

4、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如布洛伪麻胶囊+鼻舒适片(感冒鼻炎,即急性鼻炎)

特别说明:

①急性鼻炎可按照感冒来用药,但要选择里面含有能缓解鼻塞成分的,如麻黄碱。

②麻黄碱类滴鼻剂不宜长期使用,最长不超过7天,以免形成依赖性和反跳现象。

③急性鼻炎和慢性单纯性鼻炎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但急性鼻窦炎常需使用抗生素。

④过敏性鼻炎应联合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或使用激素类喷雾剂。

⑤肥厚性和萎医院进行确诊,不擅自指导用药。

⑥一感冒就鼻塞、流脓涕,多是鼻窦炎,此时感冒药通鼻塞往往无效,必须用鼻炎药缓解。

⑦迎寒风就会流清鼻涕,接着就会感冒者为风寒型鼻炎,可选用通窍鼻炎片。

·避免过敏原,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慎食虾、蟹类及羊肉、狗肉。

·注意生活细节,防寒保暖,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等。

·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和鼻炎发作的次数。

·慢性鼻炎患者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

·平时可用醋、淡盐水清洗鼻腔。

第五节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多数是由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或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此外气温突变、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只是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且常合并存在,因此可统一按支气管炎来定论。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更常见。支气管炎在中医上属“咳嗽”的范畴,分风寒、风热、阴虚、气虚来辨证论治。

支气管炎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且多表现为慢性病程,如“老慢支”(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咳”、“痰”、“炎”、“喘”。经过询问,支气管炎病人通常符合以下特点:

①“咳”:白天较轻,晚间和凌晨起床时间较重,呈反复、持续性咳嗽;

②“痰”:清晨排痰较多,初期可能为干咳,后期常为白色粘液状痰,偶尔可见有血丝;

③“喘”:喘息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劳动或活动后气喘加重;

④“炎”:有炎症指征,急性者有脓性痰,照片发现肺纹理增粗,查血常规有白细胞升高等。

问诊规律:咳嗽与痰液,呼吸。

--是否以反复、连续性咳嗽为主要表现?

--咳嗽是否有痰,如果有痰,痰的颜色、性状如何,是否是白色粘液状的稀痰?

--咳嗽是否伴有咽痒、声音嘶哑、胸痛、喘息等症状?

--咳嗽是否在晚间或凌晨时加重?或在劳动或活动后加重?

--是否做过肺部照片以及血液方面的检查?

对于气管、支气管炎,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不外乎于“止咳化痰”和“抗菌消炎”两大原则。中药方面,还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

1、中药:气管、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病症,因此按咳嗽来辨证论治。

证型

咳嗽特点

用药原则

用药举例

风寒咳嗽

咳嗽喉痒、痰稀色白、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散寒止咳

桂龙咳喘宁、半夏止咳糖浆、祛痰止咳胶囊、咳喘丸、止咳宁嗽胶囊等。

风热咳嗽

痰黄粘稠,口干咽痛,恶风,微汗出

清热宣肺

蛇胆川贝胶囊、岩果止咳液、五味沙棘颗粒,止嗽扫痰丸,消炎止咳片等。

气虚咳嗽

咳嗽气短,少痰,声音嘶哑,身倦乏力

益气止咳

利肺片、玉屏风口服液等。

阴虚咳嗽

咳嗽少痰,舌红少津,口渴多饮,声音嘶哑

养阴润肺

养阴清肺膏、益肺止咳胶囊、秋梨润肺高、百合固金片、雪梨膏等。

2、西药

①控制感染:选用敏感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第一代头孢,喹诺酮类。

②镇咳祛痰:中枢性镇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等,周围性镇咳药如甘草片等,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盐酸溴己新等。

③解痉平喘:氨茶碱、沙丁胺醇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该类药伴有明显喘息症状才选用。)

3、联合用药举例:

·脓痰:止嗽扫痰丸+栀子金花丸+左氧氟沙星胶囊(脓痰提示有肺火)

·白色泡沫痰:桂龙咳喘宁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参苏丸(提示有寒气)

·慢性咳嗽:利肺片+茶碱缓释片+左氧氟沙星胶囊

·痰粘咳吐困难:利肺片+氨溴索口服溶液+阿奇霉素分散片(稀释痰液,排痰消炎)

·咳嗽喘息:祛痰止咳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平喘消炎)

·顽固性干咳:咽炎片+秋梨润肺高+氨茶碱(止咳平喘润肺)

·顽固性干咳咽痒:氯雷他定+百合固金片+养阴清肺膏(止痒止咳润肺)

·脓痰伴发烧:肺宁丸+左氧氟沙星片+安宫牛黄丸或六神丸(清热退烧,消炎排痰)

·肺热咳嗽伴胸痛:五味沙棘颗粒+阿奇霉素分散片(清肺热,排痰消炎)

·风寒感冒伴咳嗽喘息:咳喘丸+参苏感冒片(散寒祛痰平喘)

说明:

①对于严重、剧烈的咳嗽,尤其是干咳,可以联合使用中枢镇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等,但该类药咳嗽止住了便要停药,不宜长期使用,尤其是可待因,具有成瘾性。

②咳嗽痰多的患者,应该先排痰,再止咳,祛痰可选用盐酸氨溴索等祛痰药;

③与痰咳相比而言,糖浆剂更适合于干咳(尤其是咽喉部干痒);

④服用糖浆时,不宜用水稀释,半小时内不宜喝水。

⑤注意一些含有麻黄碱的咳嗽药的禁忌。(详见“说明书工程”教材)

⑥肺心病或喘息严重:首选祛痰止咳胶囊,因为里面有甘遂,芜花等强利水降气药。

⑦慢性长期顽固性干咳多已经采用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过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疗效,而

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和茶碱类则可缓解。

·戒烟限酒、防寒保暖、调节饮食、注意锻炼、适度休息、开窗通气;

·风寒咳嗽:生姜+红糖+川贝;风热咳嗽:梨+冰糖+川贝;

·痰多者用薏米煮粥,或用桔皮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

·柑橘类饮料如橙汁、柚汁等,刺激呼吸道粘膜,加重咳嗽,应当避免;

·睡觉时咳嗽加剧者,可将头部抬高,或左右侧轮换着睡。

第五节呼吸系统其它疾病

除以上常见疾病外,肺炎、肺结核、哮喘等也是呼吸系统较常见的疾病。医院治疗为主,因为该类病症需较专业的、详细的检查才能确诊,且治疗方面常常需要通过注射的给药方式,但除注射之外,口服用药也可做为辅助治疗方法。因此,做为药店专业人员,遇到可疑肺炎、肺结核、哮喘等病人时,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一、肺炎

肺炎为肺部的感染性炎症,常表现为急性病程。其临床表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较严重程度的咳嗽,咳嗽时伴有胸痛,并有黄色浓痰或铁锈色痰;

·肺部听诊有湿罗音,病人咳嗽咳痰时可听见肺部有“咕噜”的声音;

·常常有高热的表现,有时候可达39~40℃。

治疗建议:

医院进行血常规、肺部X光、痰菌培养等相关检查。医院治疗为主,口服用药方面可使用一些清肺热、止咳化痰的品种,如蛇胆川贝胶囊、岩果止咳液等,并联合一些口服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

二、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炎症。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经过较长,且具有传染性。其临床表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反复咳嗽,粘液痰或咳血,使用一些普通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类药物通常无效;

·其它全身症状:低热、盗汗、消瘦、乏力是肺结核除咳嗽之外的典型表现;

治疗建议:

医院进行血液、肺部X光、痰菌培养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治疗方面应听从医生建议。该病一般采取口服专业抗结核药物,并通常需几种抗结核药联合使用。常见的抗结核药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中药方面也可做为辅助用药,常选用一些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类药物(因肺结核为阴虚),如养阴清肺膏,益肺止咳胶囊等。

三、哮喘

哮喘是外来或内在的过敏源或非过敏因素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加,造成呼吸时空气流通不畅,引起气急、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咳嗽痰鸣等症状。其症状常表现为:

·发作时严重气喘,伴有明显的哮鸣音,不发作时患者仅有轻度咳嗽、咳痰;

·通常在晚间和凌晨时发作,患者常被迫坐起来才感觉舒服;

·在一些过敏因素下诱发或加重,如植物花粉、动物皮毛、一些过敏的食物等

治疗建议:

哮喘急性发作时必须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或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喷雾剂。因此哮喘病人应建议家中随时备用该类药物,以便急用。缓解期可口服一些解痉平喘类药物,如氨茶碱片,以及一些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如如意定喘丸、海珠喘息定胶囊等。

哮喘和支气管炎有什么区别?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炎症,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严重时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发病多与气候变化相关,治疗以抗菌药为主,辅以止咳化痰中成药。哮喘是外来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加,造成呼吸时空气流通不畅,引起气急、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咳嗽咳痰等症状,哮喘发作时需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或激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西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2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