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的原理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来达到各个脏腑和相应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修复各种身体上的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比如外来寒邪侵犯了人体背部腧穴之后,而导致了经络的涩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故造成背部疼痛,甚至诱发心痛,推拿后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使局部温热,通则不痛,热则痛缓,能驱寒止痛。
也可以说推拿就是通过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新陈代谢,修复各种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下面从不同的方面对推拿治病原理作些探讨:
作用于肌肉组织
在高强度的运动后,由于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的大量产生,沉积在肌肉组织中,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和疲劳现象。若对疲劳肌肉进行推拿治疗,就能促进乳酸的消散和排出,使疼痛缓解,疲劳消除。
作用于皮肤组织
推拿手法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软化疤痕,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
促进骨关节损伤后的康复
正确的推拿治疗,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粘连松解,功能障碍的关节能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推拿有利于骨关节损伤的康复。
改善血液循环
实验证明,推拿能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大管径,使血液循环大大改善。同时还能促进病变组织血管网的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管道的通畅性能,降低血液流动的外摩擦力等。
纠正异常解剖位置
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可运用推拿手法得以纠正。
帮助消化
有实验证明,对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约l~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推拿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
调节神经系统
推拿可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故常用于止痛,如神经炎、神经痛等。
中医推拿的禁忌有哪些
按摩力度要适当
推拿按摩的手法讲究持久、有力、均匀、柔和。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否则就起不到保健、治疗效果,若用力过度,反易使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受伤。力度以患者感觉轻微酸痛,但可以承受为宜。
酒足饭饱后不适合按摩
过饱之后接受按摩会影响消化,饥饿按摩则会因低血糖而引起头晕,而酒后按摩会加速酒精向全身扩散,甚至有酒精中毒的危险。
身患疾病不宜按摩
如果有内脏挫裂伤、骨折早期、皮肤破裂等一些急性损伤时,要禁用推拿按摩;女性在月经期也不适宜按摩,尤其禁止在小腹部、腰骶部按摩,否则可能使经血增多;对于心脏病、肝病、恶性肿瘤等严重性疾病,以及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病症,按摩会加重疾病;对于外伤出血、便血等出血症者,则是越按摩出血越多。
有病者必须严格操作
除了禁忌症之外,有些疾病在使用推拿按摩时,必须严格操作: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按摩用力过度或不当,可能导致疾病突发,要慎用。
年老体弱者、皮肤细腻的幼儿,按摩不当则会导致关节、软组织损伤,所以这些人群要慎用推拿按摩。
颈部疼痛、骨裂等患者,在明确诊断前,也要慎用按摩。最好拿着X光片给按摩医生看过后,在明确病情的基础上,决定如何按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