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书,边临证有感之六推陈致新话

“边读书,边临证”有感之六

推陈致新话柴胡

《神农本草经》将柴胡列为上品,“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柴胡气味清新,可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乃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

柴胡可使气血流通,精气上行,浊阴下泄,使气机升降浮沉有序,“陈”去“新”生,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神农本草经》共载药,谓能“推陈致新”者,仅有柴胡与大黄二药,可谓祛邪二员大将,柴胡善清无形之邪,大黄擅除有形之邪,两药合力,保人体平安康健。

柴胡升肝气,主疏泄,小剂量时(5-6克)偏升举阳气,如补中益气汤之柴胡。中等剂量时(10-12克)偏疏肝理气,如四逆散之柴胡。大剂量时(24-48克)偏解表泄热,如小柴胡汤。只要有柴胡证,使用柴胡甚为安全,并不耗元气,亦不伤阴津,完全无“柴胡劫肝阴”之虑。但如无柴胡证而滥用柴胡,则可能酿日本小柴胡汤事件之忧。

黄煌教授将适合使用柴胡的证候称为柴胡证,此类患者称为“柴胡体质”,其特征如下:外观体形中等或偏瘦,面色微黯黄,或青黄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脉象多弦细。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敏感,或时寒时热,情绪的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四肢常冷。女性月经周期不齐,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烦躁,腹痛腰酸,经血黯或有血块。临床辨证时参考黄煌教授的药证方证,每获良助。

《伤寒论》柴胡类方共有八条,分别是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及四逆散。柴胡有三种不同剂量,其中柴胡用8两的有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重在解“往来寒热和胸胁苦满”。柴胡用4两的有柴胡桂枝汤和四逆散,重在解“胸胁满痛”。柴胡用2两16铢的有柴胡加芒硝汤,重在解“胸胁满而呕”。由此可见,仲景用柴胡,针对不同剂量柴胡所起的作用功效,有的放矢,辨证施药,值得后世学习借鉴。

临床上柴胡类方使用机会很多,疗效卓著。邪在半表半里阳证,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甚或“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用小柴胡汤多有灵验。太阳病邪未解又传少阳,太阳少阳并病合病,出现“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宜用柴胡桂枝汤。如出现“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今贤陆鸿宾先生有柴胡越鞠丸方治气、血、痰、湿、食等郁结所致多种病证有良效,较之《丹溪心法》越鞠丸更切实用,可谓对柴胡升清降浊功用有切实理解。

大柴胡汤是笔者最常使用的经方之一,运用颇为顺手。大柴胡汤既能治疗咳喘胸满等上焦病,亦擅治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和胃炎等中焦病,此方能护肝通便,解热镇痛,抗炎利胆,能疏泄肝胆胃肠郁滞之浊邪,亦即“心腹胃肠中结气及饮食积聚”。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前列腺炎,配合五苓散治疗小便不利等下焦病,亦每获良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连接到赖海标医生好大夫网站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1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