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10/8833199.html
小柴胡汤的组成:
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6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医案分析如下:
1、经期感冒:小柴胡汤治疗一些经期感冒是《伤寒杂病论》条文中既有的内容,原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来月经期间有血液的流失,此时人体正气不足,感冒也就是外感的邪气就会乘虚而入,入了血室,血室可以理解是子宫,然后发生寒热往来一系列症状,这也符合小柴胡汤治疗正气不足者感冒的经验(人参、大枣生姜cp扶正气)。另外,笔者认为只要是月经和感冒的时间发生了重叠,则不用纠结先后顺序,符合条文则使用小柴胡汤治疗即可。
2、食积发热:首先是人参直接补津液,其次大枣生姜这对cp通过在胃中生津液也是补正气,食积发热的时候,如果正气与邪气不相上下,“欲呕吐而未呕吐”说明正气想要把这些多余的食物(此处的邪气)通过“吐”的方法向上排出体外,但是自己的力量又不够推动它们,所以僵持不下在胃里,而这位患者在服用小柴胡汤之后,正气得到补充,于是排邪外出而呕吐。但是可惜的是患者没有坚持,在体温升高之后服用了西药的退烧药,但愈后情况还是不错的。
3、咽干异物感: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的疾病因为半表半里的位置是胸腔和腹腔两个大的腔隙和其中包含的脏器,所以它的表现很多样,其中孔窍的疾病很多都和少阳有关系,比如咽干就是,但是后来老师点评也不能完全依靠这一个症状,比如,还需要摸摸脉有没有脉弦之类的,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摸脉有一定难度,所以,本文只是介绍这样一种咽干的情况,咽干不一定都要清热(中医),也不一定是慢性咽炎(西医),还可以是少阳病。而且,虽然定位同在半表半里,但是治疗厥阴病的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对于少阳病是没有作用的,可见方证对应的重要性。
4、焦虑便秘:这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起效时间之迅速。患者在第一次描述病情的时候并没有说大便的情况,但是由于情志不舒,肠道传输也不顺畅,疏解郁结之气后,大便立马也畅通了。
总结:
1、这四位病人都是女性,但并不是说男性不能吃小柴胡。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应即可。
2、小柴胡汤体现的是“汗、吐、下、和”等治疗大法之“和”法,“和”法的提出是针对“半表半里证”的,而半表半里的提出是《伤寒论》的一大特殊贡献,在《伤寒论》之前,我们对疾病病位的认识只有“表”与“里”。
“表”包括皮肤、肌肉和骨骼层次,“里”包括从上到下一条消化道,而“半表半里”则是胸腔和腹腔两个空腔所在空间内的所有器官及其附属器官等。
半表半里不可汗之(不能给他吃发汗解表药),不可下之(不能让他吃泻药),不可吐之(不能给他催吐),那么难道这就不能治疗啦?不是,还能用和解剂“和”之。而“和”的特点,据我观察,就是它的用药后的反应“千奇百怪”,大家都知道,需要发汗的时候吃了发汗的药就会汗出然后痊愈;需要泻下的时候吃了泻药就会拉肚子然后痊愈;但是吃了和解剂之后的反应我看到的却都不一样,第一个和第三个病人都是相对应的症状得到缓解,而第二个是吐了出来,第四个是通畅了大便,也疏解了心情。可见吃了和解剂后的反应是很不一样的,这也是我觉得比较特别的一点。
“和”法的方药有很多,其中小柴胡汤可以作为代表,还有三物黄芩汤、四逆散等。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小柴胡汤的四个病例来和大家分享一点关于“和”法的体会与思考,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的思考也不一定全部正确,希望也能激发大家的一些想法,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学苑出版社,,94.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