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类方鉴别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324728.html

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类方鉴别

孟繁甦

《伤寒论》共方、82种中药,药物种类不多,但组方搭配细致入微,处处体现《伤寒论》辨证论治精神。毋庸置疑,小柴胡汤在《伤寒论》有重要意义,主治少阳病,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汗下皆非所宜,治宜和解枢机,调畅气机,通利三焦。

小柴胡汤药物分为三组,柴胡辛平升散,黄芩苦寒降泄,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补中扶助胃气,固护中焦。与小柴胡汤组成及方义相似的有三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方,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畅气机。

半夏泻心汤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柴胡、生姜加黄连、黄连汤、干姜汤组成。半夏泻心汤重用半夏为君,半夏味辛性滑,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辅以干姜温中散寒,两者相辅,健脾阳而辛散寒结;黄芩黄连相协,苦降邪热。四药合用辛开苦降,治疗脾胃失调之心下痞满。人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故半夏泻心汤具有辛苦并用,补泻结合,寒热兼施,是本方配伍的特色。本方以“心下痞满,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胃肠,其心下痞特点是“满而不痛”。

其他两个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都是半夏泻心汤适当加减而成。

甘草泻心汤加大甘草用量重在补中。甘温之味重在健脾益胃以治本,辛开苦降之法意在散寒降热以治标。诸药合用,健脾胃则运化得复,调寒热则痞满自除。

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主治胃虚水饮食滞致痞证。以心下痞硬,按之不痛,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舌苔白滑,脉濡为辨证要点。

黄连汤的组成则是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黄连汤的方义组成也具有辛开苦降之义。黄连苦寒直折胃热,干姜辛热以温脾阳,具有清上温下的作用。桂枝温通上下之阳气,半夏降逆止呕,配人参、甘草、大枣之甘温,补脾益气,和胃安中。全方辛、苦、甘三味调和,攻补相兼,使脾阳得升,胃气能降,脾胃升降有序,阴阳寒热得以调和。

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同具“清上温下”的作用,方中均有黄连、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六味药,主治“腹痛、下利、欲呕”。半夏泻心汤有黄芩,适用于腹痛、下利、欲呕之胃热偏胜者。黄连汤有桂枝,适用于腹痛、下利、欲呕之肠寒偏胜者。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同样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用药特点,组方类似半夏泻心汤。以黄芩、黄连苦寒清胃热;干姜辛温补脾阳。人参益气补中,以复脾胃升降翰旋之职。该方证以“烦热,口苦,呕逆,食入即吐,下利,舌苔白,脉数”为辨证要点。

赖海标按:

刘渡舟先生认为:“人身之病,其在气者十之七八,其在血者十仅二三。气病有不影响于血者,而血病每关乎气。”说明气机失调致病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小柴胡汤以调肝胆气机出入为主,柴胡辛散以助少阳胆气之出,黄芩苦寒以助厥阴肝气之入,柴芩并用,气机出入复常,枢机得利,以治少阳胆郁之往来寒热。半夏泻心汤以调脾胃气机升降为重,芩连苦降,参枣甘升,借夏姜辛开以解痞结,脾胃和谐,升降有序,以治正虚邪实之心下痞满。小柴胡汤病位在少阳半表半里,枢转气机,助表里之气和顺;半夏泻心汤病位在中焦半上半下,斡旋气机,调脾胃升降之气有序。

温馨提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8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