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一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

中成药的种类很多,而且有些中成药名称相似,或者只是一字之差,很多人会误认为两种药物治的病应该都一样。其实,中成药的命名主要根据药物组成、功效以及复方的传统来源而定,有些药名看起来很像,但是其功效却大相径庭。中成药的命名是个“技术活”,南方卫视《健康生活家》为大家列举几组看似“双胞胎”的中成药,看看它们的内在乾坤。

以经典名方方剂名称命名

小柴胡汤VS大柴胡汤

很多中成药的命名来源于传统复方。中医有一部经典著作叫《伤寒论》,中医把《伤寒论》里的方子叫做经方,很多的方剂,自古以来就是被医生们直接使用的。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就是原方、原味、原剂量使用,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药物作用是不一样的。大柴胡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对一些有热、有里结的人,效果非常好。

小柴胡则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作用,用于寒热往来、发热、口苦、咽干、脉弦等症状。

所以大家选择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情或由医生来开具处方,正规的使用。

以主要功效命名

感冒清热颗粒VS感冒退热颗粒

消费者在买药的时候,很多时候是看症状。比如说咳嗽、感冒发烧,然后就相应地寻找缓解症状的药物。但是医生则是根据理法方药,即把遣方用药分成医理、治法、方剂(方案)、药物四个阶段来处理。医生会先找到患者的病机——为什么得这个病?同样都是感冒,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还是受风热引起的?二者的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风寒感冒患者恶寒、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大多是受凉引起,多发生于秋冬季,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此时应用感冒清热颗粒来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热感冒则多发生在夏季和初秋季节,由于患者身体本身比较热,不小心吹了空调,但很快就化热,表现为头痛发热、咳痰黄稠、咽喉肿痛等,这种是风热感冒,使用感冒退热颗粒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不同的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属于哪种病机,然后来选择用药。

以主药加功效命名

人参健脾丸VS人参归脾丸

很多中成药由多种药物组成,这些药物是互相配伍的,中医把这种配伍关系叫做君臣佐使。君药在前面,剂量会稍微大一些,然后臣药、佐药、使药基本上都是辅助君药,共同发挥主要治疗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药的药物组成虽然差不多,但是由于用药量大小不同,其药性、药物应用人群上,也自然有所差异。

比如说市面上的人参归脾丸和人参健脾丸,这两种中成药,很多药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就会发现药物顺序不一样,后面又有几味药是不一样的,所以其功效也不同的。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失眠以及女性月经问题都有效果。而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感到经常乏力、没胃口、脾胃虚弱时,就可用到人参健脾丸。

以炮制方法命名

藿香正气水VS藿香正气液

现代生产工艺不同,使得药物名字也不同。比如家喻户晓的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为了把藿香的挥发油成分提得更多更全一点。但是酒精过敏人群、青少年儿童都是不适用的,而且会影响驾驶、导致嗜睡、胃肠道刺激、跟抗生素同服后产生过敏反应等等,所以有些情况是不适合用到酒精的。而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功效上虽然不如藿香正气水,但是其安全性上就会更高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7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