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话中医逍遥散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4.5g)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者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9g)

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薄荷6g,水煎服;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郁血虚,则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干;肝木为病,易于传脾,脾胃虚弱,故神疲食少;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受损,不能调和而致往来寒热;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脾弱,则见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君药-柴胡:苦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条达,为君药。

臣药-当归、白芍: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

佐药-白术、茯苓、甘草: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御木乘,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

佐药-薄荷: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遇之气,透达肝经郁热。

佐药-烧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使药-柴胡: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又兼使药之用。

全方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酸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养血健脾之名方。

本方肝脾同调,以疏肝为主;气血兼顾,以理气为重。如此配伍,可使木郁达之,则脾弱得复,血虚得养。

本方为调肝养血之代表方,亦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之基础方、妇科调经之常用方。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之基础方,其中柴胡疏肝、归芎养血、术苓健脾。原方以疏肝为主,君以柴胡,臣佐养血、健脾之品。临证使用本方时,宜视病机之主次酌定君药。若以血虚为主者,君以当归、白芍,臣佐健脾、疏肝之品;脾气虚为著者,君以白术,臣以茯苓,佐以疏肝、养血之品;脾虚湿盛者,君以茯苓,臣以白术,佐以疏肝、养血之品。临证执此一方,圆机活法,乃窥“方之精,变也”之一斑。

1.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

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各3g)牡丹皮山栀炒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

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肝郁血虚内热证。症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2.黑逍遥散(《医略六书》)

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6g)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肝脾血虚,临经腹痛,脉弦虚。

1.加味逍遥散与黑逍遥散

相同点:加味逍遥散与黑逍遥散均由逍遥散加味而成,皆可治疗肝郁血虚脾弱之证。

不同点:

加味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故又名丹栀逍遥散、八味逍遥散。因肝郁血虚日久,则生热化火,逍遥散难清其火热,故加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炒山栀善清肝热、泻火除烦,并导热下行,临床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日久不止,以及经期吐衄等。

黑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地黄,治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若血虚而有内热者,宜加生地黄;血虚无热象者,应加熟地黄。

一妊妇,因怒寒热,颈项动掉,四肢抽搐,此肝火血虚风热,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数剂而痊。(《校注妇人良方》)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妊妇养胎,全赖阴血,血虚易化燥生风,更加嗔怒伤肝,肝火灼伤阴血,肝风更为鸱张。投加味逍遥散清肝养血,加钩藤平肝息风,而获良效。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7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