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连菜
来源产地
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花序。夏了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
生于山坡、田边、林缘、林下及沟谷中。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和西藏等地。
又名羊下巴、牛踏鼻、毛柴胡、毛牛耳大黄。
毛连菜一年生草本,高25-cm。全株被钩状分叉刚毛。茎上产常分枝。
基部叶和茎下部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2cm,宽1.5-4cm,基部变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疏齿;
基生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披针形,无柄;上部叶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在枝顶排成伞房状;苞叶条形;
总苞片3层,背面被硬毛和短柔毛;外层苞片短,条形,内层苞片较长,条状披针形;小花舌状,黄色,先端具5小齿。
瘦果无喙,长3.5-4.5mm,微弯曲,红褐色,有5条纵棱及横皱纹;冠毛污折色。
花、果期7-9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性微温,味苦咸。理肺止咳,化痰平喘,宽胸。治咳嗽痰多,咳喘,嗳气,胸腹闷胀。
《中华本草》
味苦;感;性微温理肺止咳;化痰平喘;宽胸。主咳嗽痰多;咳喘;嗳气;胞腹闷胀
《中药大辞典》
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或全草。
全草:味辛,性凉。根:利小便,治腹部胀满。全草:泻火,解毒,祛瘀止痛。
内服:煎汤,3-9g。
①治跌打损伤:
毛柴胡根一两。煨酒服;并取渣外搽。
②治无名肿毒发高烧:
毛柴胡全草五钱,大鹅儿肠根三钱。煨水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