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肝郁,肝火,肝风讲什么

《临证指南医案》肝火篇云: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濡。真气以制伏。木火遂生生之机。本无是症之名也。盖因情志不舒则生郁。言语不投则生嗔。谋虑过度则自竭。斯罢极之本。从中变火。攻冲激烈。升之不熄为风阳。抑而不透为郁气。脘胁胀闷。眩晕猝厥。呕逆淋闭。狂躁见红等病。由是来矣。

古人虽分肝风肝气肝火之殊。其实是同一源。若过郁者宜辛宜凉。乘势达之为妥。过升者宜柔宜降。缓其旋扰为先。自竭者全属乎虚。当培其子母之脏。至于犯上侮中乘下诸累。散见各门。可考。(邵新甫)

而我发现,现代名家已经大概偏离古代论述,比如治疗肝风(高血压)多数奏效血压正常大概得一个月左右。而我运用伤寒温病理论以及叶天士吴鞠通等名家经验,奏效极快,五天见效,有的甚至降至正常,慢着十天。这就说明我们的一些理论不行了,不能指导临床!

下边我将透露一下明天讲课一部分内容讲稿,肝郁一般分两路,

一路,肝郁气滞,肝郁血瘀,

二路,肝郁化热,肝郁化火,肝火生风

这些都是阳证,先讲第一路发展肝郁气滞

肝郁,就是抑郁,憋在心里难受那种,还没有化热,或者无其他情况,这种根据肝喜调达恶抑郁习性,用药柴胡薄荷桑叶菊花生姜荆芥防风蝉衣僵蚕这些风药,疏肝轻扬法。药方比如逍遥散其中就有柴胡薄荷生姜轻清疏散法。

肝郁气滞为主了,柴胡枳壳香附青陈皮佛手橘红橘叶等等疏肝理气法药,方比如柴胡舒肝散四逆散等。

肝郁血瘀,就是在肝郁气滞基础发展来的。

在疏肝理气基础加血分药,比如四逆散就是典型疏肝解郁药,其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芍药甘草入血分,补肝阴。

病例:简单介绍一例,曾经邻居女性,感冒后引发治愈下颌淋巴结肿大,柴胡枳壳赤芍桔梗连翘天花粉浙贝母甘草三副,就好了。

再柴胡舒肝散四逆散基础而来,加了香附陈皮增强理气作用,加了川芎疏通肝脏血瘀,属于血中气药,走的,芍药是守补药。

症见两胁肋疼痛,胸闷,常常叹息,情志抑郁不乐,或者急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虽然也是名方,但是不如四逆散灵活了。

再瘀血严重,比如血府逐瘀汤,其中四逆散基础再合桃红四物汤,加强养血活血作用,再加桔梗宣肺理气,牛膝引药下行。如此全身血管瘀都能有效。

以上这些常规办法,大家都知道办法,叶天士吴鞠通等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创造发明其他方法,现在大家多数都却弃之不用,甚是可惜!所以我要给大家讲讲他们怎么治疗这类疾病的。

再重点介绍,金匮要略肝着汤,原文是

金匮要略方

、旋覆花汤3味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金匮要略11五脏风寒积聚

7、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金匮要略22妇人杂病

11、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其中旋覆花疏肝降气,新绛活血,葱管横行全身。如此气血活动,胸闷喜欢捶打这个毛病就好了,也就是说,肝郁气滞血瘀也就好了。为啥不用柴胡,因为柴胡偏升,旋覆花偏降,肝气容易上冲,旋覆花正好符合这个情况,可以压制肝气上冲。

叶天士吴鞠通在此基础发明两种治法:辛润通络法:

如下:朱,肝络凝瘀。胁痛,须防动怒失血。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柏仁。(《临证指南医案》

方证解释:本案症见胁痛。叶氏辨为“肝络凝瘀”。方用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辛润通络。

叶天士根据本方还提出初在经属于气分,久入络属于血分,所以们可以看出他加当归桃仁就是加强络药,养血活血,再加柏子仁凉润养心,心主血脉,全方称之辛润通络不伤血。和王清任血府逐瘀汤以四物汤桃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各有特点。

吴鞠通在此基础创造两张方子。

1.香附旋覆花汤方证

出自《温病条辨·下焦篇》暑温伏暑第41条:“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柴胡证。。。。。。

如果喜欢中医,想提高自己临床水平,欢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5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