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规范中药注射液还要再

既然中药注射剂的“开山鼻祖”都能被限制,后来的跟随者,为什么不能限制呢?

郑山海(医生)

对于中医药而言,这属于重磅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国家药监局决定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其中包括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提到柴胡注射液,恐怕很多人都有深厚的记忆。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我国用于退热的一线用药。如果再往前追溯,这个药其实还是“革命圣药”。

柴胡注射液诞生于缺医少药的抗日时期,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同志就地取材,将相对容易采集的柴胡熬成汤药给病号服用,居然在病号中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方便部队携带,八路军制药厂先设法将柴胡制成柴胡膏,但疗效并不好。后来在钱信忠的建议下,对柴胡进行了蒸馏提取,经过多次试验,这才有了世界上第一支中药注射剂,问世后,对于感冒、回归热、产褥热、甚至疟疾都有一定的疗效。在太行山区引发了强烈反响。

所以,柴胡注射液不但来自革命,还是对中药传统剂型的突破,在中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连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药品都要被限制使用,我们有理由将此视为我国将更加规范中药注射剂使用的闪亮信号。

柴胡注射液被禁止用于儿童,有这样两个背景。其一,对于儿童而言,目前最为推崇的退热方法是物理降温,也就是用温水酒精或者冰袋,通过增加儿童体表散热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体温,这是最为安全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果这个方法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目前针对儿童使用的解热止痛药也都安全可靠,在选择上也优于柴胡注射液。

其二,我国目前使用的柴胡注射液,没有针对儿童开发的专门剂型。而且,柴胡虽然可以退热,但按照中医理论,属于清热解表药,应主要用于风热表证的发热患者。即便风热表证是导致人们发热的重要原因,但因为风寒、暑湿或者内热等因素引发的发热也不少见。在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之前,对于其他热型的患者(特别是孩子)使用柴胡注射液,显然是不符合对症施治这一医疗原则的。

这种缺乏理论支持的治疗方法,确实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问题,而柴胡注射液也确实导致了多起不良反应且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儿童列为柴胡注射液的禁忌条件,符合药品管理的安全原则。

对柴胡注射液的限制使用,很自然会令人们想到,医院内大行其道的各色中药注射液会不会有类似的严格管理呢?

但愿这样的疑问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事实上,相比于柴胡注射液的单一药种,药性较为明确,医院大量使用的复合中药注射液,药性更加不确定,理应接受更加严格的规范。尽管这些中药复合注射液可能都脱胎于某个经典方剂,但是,中草药熬制之后的综合作用,与蒸馏成汤剂之后的综合作用是否可以划等号,目前还存在学术上的争执。而且,这些药物究竟应该按照中医的辩证思想来出具处方还是依据西医的理论依据来选择使用,现在也缺乏一个明确的学术依据。

这样一种情况,导致中药注射液在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各类疾病的辅助用药而存在,因为缺乏特别明确的指征,反而导致用药指标十分宽泛。因为很少单独使用,导致人们对它的效果模棱两可。中药注射剂俨然成为一种灰色的存在。

现在,对柴胡注射液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很好!既然中药注射剂的“开山鼻祖”都能被限制,后来的跟随者,为什么不能限制呢?其实,限制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医生要开具中药注射剂,应该给出中医诊断,例如柴胡注射液,最好在发热诊断的同时,给出中医的风热表证的辩证,这才是对中医最好的保护和尊重。

来源:搜狐号三條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逃离天津

PUA骗局

路虎案

天津落户

严书记

滴滴顺风车

汶川十年

空姐遇害

山东抢人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7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