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经方著述汇集连载十二柴胡

前几期我们给大家细讲了半夏,包括半夏的药证、方证、体质,以及疾病谱,还讲了三张常用的半夏类经方。接下来的连载,将讲述柴胡。

*******************************************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饮片有北柴胡、南柴胡之分。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以根入药,常于秋季采集,又有秋柴胡之名;又其药材根头膨大,少弯曲而质较韧,不易折断,故称硬柴胡。《本草汇言》说:“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也”。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南柴胡主产于我国南方的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其根与北柴胡相比较细,多弯曲不直,质地娇软,故称软柴胡、细柴胡。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佳。

马王堆汉墓出图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单味柴胡治疗头痛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柴胡是张仲景方中的中药药物,《伤寒论》入7方次。我们曾对全国位国家级名中医进行临床经验的调查,结果提示,在全国名中医擅长使用的药物序列中,柴胡位居第三。可见柴胡是一味常用药物。本人临床上使用柴胡类方很多,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每天柴胡方的处方量估计在五成左右。

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曾说过“柴胡劫肝阴”的话,之后,此说流传甚广,许多医生害怕使用柴胡,导致用柴胡不仅量极小,仅一二钱,而且还要用醋制以防止柴胡所谓“耗散肝阴之弊”。但是,也有不少医家反对此说。如清代名医徐灵胎就很反感叶天士的说法,他批评说:“此说何来?此老中神与柴胡为仇为何?”(《临证指南医案》)。现代名医章次公曾尖锐地批评了这种现象,曰:“近代谓柴胡激动肝肠,非阴虚之人所宜服,柴胡性升窜散,非江南之人所宜服,种种邪说真不啻痴人说梦......近人用柴胡多不过二钱,日二服,每服得钱许,以今例古,已属太轻,乃有见用柴胡四五分而骇异者,是则极天下之至愚,不足责矣。”

章次公(~),著名中医学家。先生治学冲上实证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反对玄谈空论。他曾说:“吾国医学发明之早,此堪世界医史实居先进。汉唐两代,注重实验,已向科学之途迈进。金元以还,医家好以哲理谈医,以邀文人学士之青睐,于是空言空论,怪诞不经,满纸皆是,亘千年而其流未息,其为害非浅矣。”

朱良春.章次公艺术经验集.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6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