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的配方,共八味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汤原来是用来治疗发热性疾病的。
从《伤寒论》原文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大柴胡汤治疗的大多是高热持续反复、汗出不解,并伴有腹胀、呕吐、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发热性疾病患者。
大柴胡汤原来也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如《伤寒论》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那么,张仲景是如何规定大柴胡汤方证的呢?从经典原文看,有如下几个关键词需要重视。
第一个关键词是“按之心下满痛”。心下,为剑突下三角区,从剑突至两肋弓下,即整个上腹部。这是大柴胡汤方证的主治部位。
第二个关键词是“呕吐”。呕吐而下利者,或呕不止,心下急者。呕吐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种状态,提示胃气上逆,所以可以看做是呕吐综合症,其临床表现包括嗳气、反酸、腹胀、进食后症状加重、流口水、夜半口干苦、晨起咽喉有黄粘痰、口臭等。
第三个关键词是“郁郁微烦”。这是大柴胡汤方证的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抑郁、焦虑、失眠等,临床发现,服用大柴胡汤后,患者感到情绪趋于稳定。另外,头痛、眩晕、麻木、震颤、昏迷、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常见,可以看做是郁郁微烦的延伸。
第四个关键词是“往来寒热”。
以上四个关键词,可以说是大柴胡汤方证的经典表述。可称之为大柴胡汤四大证。
这四大证,是用方的证据,是医生下药的时机,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四个症状。这四大证中,有的是某类疾病的发病特征,有的则是表现某种体质状态。这是古代医家应用大柴胡汤的经验总结,是高度凝练的应用口诀。
下面,说说大柴胡汤的现代应用。
——发热性疾病。
感冒发热、胆道感染发热、肺部感染发热、乳腺炎发热、不明原因发热等,均有应用大柴胡汤的机会,但必须抓住方证,如恶寒发热或汗出热不解,腹胀、大便不通、舌苔厚者。特别是需要按压上腹部有压痛者,效果最好,往往大便一通,汗出而热退。
——胰胆疾病。
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包括这些部位的肿瘤等,如果出现按之心下满痛者,出现腹胀呕吐者,都可以用本方。
—反流性胃病。
如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这个病现在愈来愈多,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过大有关。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烧心、恶心呕吐、反酸、食欲不振等,大柴胡汤能抑制这种反流状态,可以说,大柴胡汤就是一种天然的胃肠动力剂。
——支气管哮喘。
大柴胡汤不仅用于消化道疾病,对呼吸道病也有神奇效果,特别是支气管哮喘。
应用指证有:1)体格健壮;2)进食后腹胀或加重气喘;3)上腹部按压硬满疼痛;4)夜间发生者居多。
这四点中,三点与上消化道反流相关。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而半数以上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存在夜间反流现象。
——高血压、高血脂。
与其说大柴胡汤降压,到不如说是调整体质状态。人要壮实,是那种肌肉型,胸胁苦满,大柴胡汤就上了。特别是伴有胆囊炎、消化不良、高脂血症、肥胖的中老年人,最为有用。原方之外,常与三黄泻心汤合用,适合于面红有光、脉滑有力者。
——皮炎湿疹。
大柴胡汤也能用于皮肤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痤疮、日光性皮炎等,见腹胀、便秘以及情绪低落者。通常合半夏厚朴汤,加荆芥、防风。
——抑郁症。
郁郁微烦,是大柴胡汤方证之一。提示可以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功效。日本汉医用来治疗阳痿
——乳房病。
乳房处在胸部,其肿胀疼痛,可以看做的“胸胁苦满”的一种表现,可以考虑使用柴胡剂。大柴胡汤也常用于乳房病。产后乳汁淤积,腹胀便秘,大便干结,加瓜蒌30克。乳腺增生,特别是那些体格健壮、面色红润,上半身特别丰满的女性,经前乳房胀痛,体重持续上升,而且食欲旺盛、烦热者,用本方最好。
其药理作用发现有利胆、保肝、胰腺保护、抗溃疡、保护胃肠粘膜及调节小肠运动紊乱、通便、降脂、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退热、抑菌等多种作用。如果从体质的层次去解释,那就比较简单,这是一种实性体质,是一种体内的食物、代谢产物容易停滞,气血容易紊乱,内有郁结之热的实性体质。大柴胡汤其实是一首调体方。
下面,就需要对大柴胡汤体质的特征进行描述了!
第一,看看体型体貌:体格壮实,面宽,肩宽,颈部粗短,胸宽厚实,肋夹角呈钝角,上腹部饱满。中老年多见。
第二、判断精神心理:面部肌肉僵硬,表情严肃。容易抑郁、焦虑,容易烦躁发怒。常有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等症状。
第三、进行腹诊并询问饮食状况:上腹部充实饱满或有压痛,舌苔厚,多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反酸烧心、口苦、口臭、便秘等,特别容易腹胀腹痛、进食后更甚。
第四,询问既往史:易患胰胆胃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反流性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以及支气管哮喘、乳腺小叶增生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