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述评顽固性便秘案

每期一问--老陈给你讲伤寒

顽固性便秘医案

来自苏州的Z姑娘便秘多年,这一年来更加严重,必须服用大量泻药,并且经常伴有腹胀、反流,同时每天夜里尿意频急,严重影响睡眠,为此她辞了工作,4月中旬来诊,当时眼圈发黑,情绪低落。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加连翘麻黄,无效;又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仍然无效;5月中旬三诊,我仍然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汤合栀子厚朴汤,但考虑经方之间的配伍相当精密,便改变服法,采用临睡前服用栀子厚朴汤加连翘,意在此方可除烦助眠;起床后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在此方可解郁,保证一天都神清气爽。后来复诊,面色红润,明亮的眼睛洋溢着喜悦。他兴奋地告诉我,服药以后每天都能正常排便了!

1

1

这个医案没有记录舌苔脉象,所以具体如何我们也不清楚,不过经方医学在舌脉上的研究倒不是很多,纵观《伤寒论》全文,脉证不符的条文比比皆是,叙述舌象的条文少之又少,所以汉方医学中的医案大部分都是没有舌象的,脉象偶尔出现。虽然缺少舌脉,但不影响我们看这个医案。

患者长期便秘,又有腹胀,反流,这个医案来自于黄煌先生,他有做腹诊的习惯,所以这里的腹胀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患者自觉腹胀,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医生摸过去感觉也是胀满的,这种有抵抗力的腹部胀满,就断定了这个是实证,这个便秘是实性便秘!患者又有夜尿频急,没有说量多与否,颜色黄白与否,但有一点肯定的,就是严重影响到了睡眠,导致眼圈发黑,情绪低落,这是“神”出了问题,按照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没有胸胁苦满,但选用柴胡剂是上选,而柴胡剂中能够通大便的方剂有两个,分别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大柴胡汤,前方更加侧重于精神问题,如严重的失眠、心悸、烦躁,而后者倾向于消化道的症状,如反流、呕逆、心下急等。

医者首先选用的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估计是认为该患者的神志问题较重,并且尿意频急,尿一多,津液都从前边走了,后边的大便自然就干了,而龙骨牡蛎还有收敛作用,有减少小便次数的作用。为什么加栀子厚朴汤?栀子能够清热除烦,虽然患者没有主诉心中烦,但可以把那种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状态看做一种“烦”的延伸,栀子厚朴汤中还有厚朴和枳实,主要是针对腹胀满的。为什么加连翘?古代疡医用连翘治疗疮病心烦不眠,在这里是加强除烦作用。为什么加麻黄?我推测是黄煌的一个经验,他认为麻黄有改善小便的作用。方子组合很巧妙,医者加减很用心,但服用半月,无效。

二诊改为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估计是考虑腹部胀满、反流导致失眠,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选用对消化道症状针对性较强的大柴胡汤,但服用半月还是无效。

三诊,这个时候就很考验医者定力,按常理来说,前二诊无效的方子,是不能再用的,一般都要另寻他法,但黄煌没有,他坚信这个患者就是这个方证,但为什么没效,从后来用药来看,他是怀疑经方结构严密,不得随意合方加减,于是就两方交替服用,而取效。这是一种很好的处方思路,我们讲合方的效果究竟是降低还是提高,谁也不好说,因为方剂中药物一多,互相之间的作用也就更复杂,有促进协同作用的,也可能有拮抗作用的,可能中药不止“十八反”“十九畏”,有很多潜在的药物拮抗作用我们还没发现。所以尽量保持方剂的完整性,是有必要的,黄煌先生教导他的学生,刚开始行医的前3年,尽量只开原方,不要做加减。道理很简单,先学会走路,才能跑。有的人说那这样会不会很死板,方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不是方子不行,而是你不会用,娄绍昆先生的医案,基本都是原方使用,很少做加减,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可能这种只开原方的效果在刚开始比不上那种面面俱到的大方,

可能这种只开原方所带来的金钱利润让你捉襟见肘,

可能这种只开原方的风格会让你遭到同行的耻笑,

但我一直信奉着一句话

我们是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不是卖药的,不是卖保健品的。

只要坚持下去,我觉得一定能在中医辨证这片茫茫无际的大海洋中,寻找到方证辨证这座最耀眼的灯塔。

陈军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5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