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喜欢怀旧
经常会回忆一些往事
今天看书
看到一首方子
突然想起一个老朋友
文文弱弱的,说话柔声细语的,可好听了,咳咳,是男生,是男生,他爱打游戏,一玩玩到半夜,所以,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一次大家去唱歌,这家伙一首歌没唱完,就说累死了累死了。
如今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回忆起来
真想穿越回去
告诉他
我有药!你这是病,得治
不能放弃治疗!
有些回忆还是美好的
什么证?
中气不足。
什么药?
补中益气汤!
药物组成
炙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当归、升麻、
柴胡、炙甘草
名方由来
它是著名医家李东垣的一首方子,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特别注重脾胃在疾病中的地位,甚至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
今天
东哥就跟大家聊聊他的补中益气汤
现在有中成药了
叫做
“补中益气丸”
脾胃的正常生理是怎样的?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述的: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我们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
大家看,从饮食进入胃开始,“上输”、“上归”、“下输”,这代表什么?对,升降,准确的讲,是气机的升降,而这气机的升降,关键环节就在于脾胃。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
特点是通降
它能把饮食容纳进来,并且对饮食进行初步的消化,形成易于吸收的“食糜”,然后通过通降功能,把食糜由胃传入小肠,这时候就需要脾的参与了。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
特点是升清
通过脾的运化,将“食糜”进一步消化,形成水谷精微,也就是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也叫做精气,通过脾的升清作用,把精气向上转输给心、肺,最终达到营养全身的作用。
脾与胃,互相配合,一升一降,将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并且随气机的升降,输布全身,达到濡养作用。
李东垣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注重脾胃气机的升降,尤其强调脾胃之气的生长和升发这一方面。
什么原因会导致脾胃虚弱?
如果我们饮食不规律,平时忙于工作,过度劳累,饥一顿,饱一顿,或者不吃早餐,晚上又来一顿夜宵。
或者偏嗜生、冷、油腻,不注意饮食均衡。
长此以往,可想而知,脾胃就会受伤,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脾胃虚弱”。而脾胃虚弱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脾胃气虚。
补中益气丸主要针对那些方面?
脾气虚
脾气虚了,就不能很好的运化、吸收营养物质,就会出现面部萎黄,无光泽。
而且,因为脾气虚,脾的升清功能弱了,不能将精气上输于心肺,肺气受到了影响,会出现气短、懒言,乏力。
久而久之,气不足,影响心血的化生,又会出现诸如眼睑无血色的一些贫血表现。
补中益气丸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就是补气、健脾的组合。
它是以黄芪作为主药,配合党参、甘草,甘温补气,用白术来健脾。而且还用了当归,针对气虚日久,出现的血虚。
可见,补中益气丸更侧重的是脾气虚。
胃气虚
胃气虚了,不能很好的消化饮食,就是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弱了,会出现食欲差,且总感觉胃里胀胀的,因为胃的通降功能受损了。
补中益气丸中的陈皮
是一味理气和胃的中药,能行气消胀,在甘温益气的组合中加入陈皮,正是为了避免胃中出现食滞。
中气下陷
脾运化成的精气,一般指阳气,所以,也叫清阳,清阳不能向上输布,反而向下走了,就是中医常说的“中气下陷”,也叫做“清阳下陷”,会出现便溏,腹泻。
中医常讲“脾主肌肉”,不只是指四肢的肌肉,还有内脏器官的正常固定,如果脾气虚了,不能正常升举器官,就会出现脏器下垂,比如胃下垂,脱肛,女性还会出现子宫脱垂。
补中益气丸中有升麻、柴胡
功能就是升阳举陷,与甘温补气的中药一起,将下陷的清阳随脾气的升发而上升,能使下垂的脏器恢复到正常状态。
气虚发热
如果清阳陷于下焦,阳气就会被郁住,人体就会发热,这种发热,是一种低热,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或伴有汗出,渴喜热饮,神疲乏力,还有个特点,手心比手背热的明显,这是内伤发热,与外感的发烧是不同的。
这是李东垣创立补中益气汤的一大特点,叫做“甘温除大热”。
既然发热的原因是脾气虚导致的清阳下陷,那么,用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的方法,切中病机,发热自然就会解除。
脾胃气虚的舌脉
还要强调一下舌脉,脾胃气虚的舌脉,常常是舌淡、苔薄白,脉虚。
禁忌人群
补中益气丸是针对脾胃气虚的,所以,如果是阴虚内热的人,舌红、少苔;或者是胃火炽盛,舌红、苔黄的人,是不适合服用的。
通过以上的讲解,你对补中益气丸,了解了多少呢?还想听东哥给你讲哪种中成药呢,留言给我吧。
别忘了温故知新:
中成药丨哪种感冒适合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为什么宝宝发烧越高,手脚越冰凉?
这些路边的花草竟然都是好药
舌苔厚就是有湿气?你错了!
暑天,别忘了养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