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篇》
05肛门脱垂与柴胡升提清气
有位老爷子七十多岁,大便完后,肛门经常要脱下来。这该怎么办呢?经常还得用手把它送回去,这样久而久之,让老爷子都觉得很不耐烦。他就到处找医生,很多医生都摇头说,药不能治衰老病,人老了不是药物能够挽回来的。就像嫩草施肥,就会长高,但枯木你肥再好,它也很难再吐嫩。这老爷子叹气说,难不成我这脱肛要脱到肠子都流出来不可。于是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把完脉后也摇了摇头,这老爷子早就料到什么结果了,所以说我这病很难治吗?老先生说,难易相成,找不到药时,竹篱茅舍你都开不了栅栏门门,找到药时,钢筋铁门,一个小娃子都可以打开。这老爷子听了后,眼睛都露出光芒,听这话,他有了点信心,照这样说这病还是有得一治的。
老先生说,老年人体虚气弱,饮食很重要。这老爷子点了点头说,我也知道,所以什么最有营养,我都买来吃,我从不吝啬吃的,而且家里从不缺乏营养品保健品。老先生笑笑说,那你这样吃管不管用啊?那老爷子摇了摇头说,管用的话,我就不用来这里了。老先生又笑了笑说,既然不管用,那你为什么还那样吃呢?这老爷子听后一愣,倒没想过这问题。
老先生说,你这病应该重新树立一下饮食观。这老爷子说,饮食观?我倒从没想过。老先生说,吃素!老爷子说,这样会不会营养不够?老先生又说,而且只能吃到七分饱!老爷子更是疑惑地问,七分饱,不就是更饿更没有力气?
老先生笑笑说,你是想听我说的话去治病,还是听你的自己的想法,保持老样子呢?这老爷子听后说,我来这里当然要听你说的,把病治好啊!老先生又说,那就行,我交代你的两点都知道吧?这老爷子不是个傻瓜,便说,不就是吃素跟吃七分饱。
老先生说,指月,脉势下陷,中气不足,肛门脱垂怎么办?这时指月说,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使气往上提,肛门往内缩,然后一张补中益气汤的单子就开出来了。这老爷子久病识医,便摇了摇头说,大夫啊,这汤方我吃了没效果,每个医生都给我开过,这里头的几味药我都能背了,黄芪、党参、甘草、柴胡......这几味药老爷子真的顺口背出来,看来他所言非虚。
老先生看后笑笑说,指月再加一味枳壳30克。小指月一愣说,爷爷,这肛门都往下垂脱了,脉势都还没有起来,怎么用这枳壳下气呢?这样会更没气的。老先生笑笑说,欲升先降,下的是浊气,升的是清气,下的是肠道的滞气,升的是脏腑的元气。
小指月听后,若有所悟,这时老先生便在补中益气汤的第一味黄芪那里,用上了一百二十克,然后对老爷子说,这样大剂量的黄芪你吃过没有,这老爷子摇了摇头说,医生最多给我开过五六十克的黄芪,我从来没吃过超过一百克的。
小指月也一愣说,爷爷,这么大剂量,那可要一大包啊!老先生笑笑说,欲起千钧之石,必用千钧之力,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这老爷子听老先生说得振振有词,想起来可能这老先生见多识广,说不定还真是这样。看看那升降机,如果电力不够,那你也升降不起来,还得量变才能质变。你用三十斤的力,想提起五十斤的包,你用十次你也提不起,你用五十斤的力,一次就把包提起来了。
果然这老爷子吃了七剂药后,大便顺畅,肛门不再脱出,他高兴得不得了,以前老要用手把肛门送回去的,居然省了这个烦恼,而且人吃了特别有劲,吃饭也香,大便也畅,人生真是没有病痛最快活啊!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我看你为何只用5克的柴胡,黄芪用到克那么大剂量,才配5克的柴胡。老先生点点头说,指月,医家必须要细心,却是你看到这方子的不同之处。
柴胡用于解表退热的小柴胡汤里头,一般都要用到15克、20克,甚至更大剂量。
而用于疏肝解郁的逍遥散里头只用到8到10克就足矣。
如果用到升提清气元气的补中益气汤里头3到5克就恰到好处。
小指月听后点了点头,原来这里头还有剂量之秘,小剂量的柴胡升提气机,中剂量的疏肝解郁,大剂量的解表退热。不知道的话,都很容易弄反了,所以即使知道名方,也用不出名方的效果。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传方传药不传剂量等于没传。
陈士铎曰:或疑柴胡用之于补中益气汤,实能提气,何以舍补中益气汤用之,即不见有功,意者气得补而自升,无藉于柴胡耶?曰:柴胡提气,必须于补气之药提之,始易见功,舍补气之药,实难奏效。盖升提之力,得补更大,非柴胡之不提气也。
或疑柴胡用之补中益气汤中,为千古补气方之冠,然吾以为柴胡不过用之升提气之下陷耳,胡足奇。此真不知补中益气汤之妙也。补中益气汤之妙,全在用柴胡,不可与升麻并论也。盖气虚下陷,未有不气郁者也。
惟郁故其气不扬,气不扬,而气乃下陷,徒用参、归、芪、术以补气,而气郁何以舒发乎。即有升麻以提之,而脾胃之所,又因肝气之郁来克,何能升哉。得柴胡同用舒肝,而肝不克土,则土气易于升腾。方中又有甘草、陈皮,以调和于胸膈之间,则补更有力,所以奏功如神也。是柴胡实有奇功,而非提气之下陷一语可了。使柴胡止提气之下陷,何风药不可提气,而东垣先生必用柴胡,以佐升麻之不及耶。夫东垣先生一生学问,全在此方,为后世首推,盖不知几经踌度精思,而后得之也,岂漫然哉。
柴胡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柴胡解表退热用量要大,要用到10克以上,一般用生品。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量小,一般3克就够了,要用醋或酒来拌炒,以利于入肝或升提。
中医故事——《桑叶篇》1(兔子眼与桑叶)
中医故事——《桑叶篇》2(降雨播种治脱发)
中医故事——《桑叶篇》3(一味桑叶止盗汗)
中医故事——《菊花篇》1(挑灯火与添灯油治眼疾)
中医故事——《菊花篇》2(菊花枕与菊花延龄膏)
中医故事——《菊花篇》3(桑菊茶引发的系列偏方)
中医故事——《蔓荆子篇》1(蔓荆子酒与枕头)
中医故事——《蔓荆子篇》2(益气聪明汤)
中医故事——《柴胡篇》1(往来寒热)
中医故事——《柴胡篇》2(止咳胜千金)
中医故事——《柴胡篇》4(胁痛用柴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