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609700.html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天气逐渐凉爽。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但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不过,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立秋习俗食秋桃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啃秋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饮食养生立秋到,防温燥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早晚寒气将渐盛,虚弱人群要避免寒气侵体。不同于长夏属湿,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干燥,靠近暑天属“温燥”、靠近冬天属“凉燥”。温燥容易“动血”,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既清热又润燥。
秋属金、金主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绪比较容易低落。专家提醒,秋天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立秋之后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更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饮食推荐立秋后,多喝豆浆,可滋阴润燥。苹果等酸味水果在立秋后要多吃。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2、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必备食物1、西兰花西兰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对于提高皮肤抗损伤能力、保持肌肤弹性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蜂蜜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糖类,对于皮肤是绝佳的保养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还可润肺去燥,从内养外。3、海带海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度,防止皮肤过多分泌油脂。4、藕藕既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两相宜。藕不论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色由白变紫,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实为老幼体虚者理想的营养佳品。5、鱼类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中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消除损伤皮肤胶原及皮肤保湿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防止皱纹产生,是帮助女性延缓衰老的食物之一。立秋不适宜大补特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从中医的观点来讲,夏季养气,冬季养阴,夏季比较适宜进补。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易染疾病感冒发烧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宝宝个体存在些许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中暑”现象。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服用柴胡滴丸等药品。另外,对于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的腹泻、头重等,有关专家提醒,初秋之际,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专家还建议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咽喉炎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比如穿心莲等,在感冒初期服用,能够迅速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
骨头疼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觉得关节疼。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预防过敏
秋天,秋风阵阵,地气萧杀,有时高温闷热,有时又秋雨连绵,阴霾闷湿。在如此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身体偶有不适,就易患上“秋季气象过敏症”,表现为:困倦乏力,纳差腹胀,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心悸多汗,易激动、多焦虑,并伴有旧伤痛发作等等。现代医学已证实,单种致病因素难以使人致病,必须配合气候因素,即气候是引发疾病和导致疾病症状加重的决定因素。而气候主要取决于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力、降雨量以及太阳黑子、宇宙射线等多种气象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气温、湿度和气压三种气象要素。这些气象要素通过人的皮肤感受器反映到大脑,使脑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以保持天气变化前后机体的相对平衡,使人不致患“气象过敏症”。秋天气候变化剧烈,人体一时适应不了剧烈变化的气候条件,于是便产生上述种种不适症状,即患上“秋季气象过敏症”。现代气象学表明,秋季是天气系统较为活跃多变的季节,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此长彼消,气象要素变化剧烈、秋天的气温和湿度比夏天低,而气压则升高,某些易感者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尤为敏感。统计表明,城市居民比农民、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此症。因为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高楼深院和舒适稳定的安逸环境中,与大自然接触少;而女性生性感觉敏锐,能觉察到激素分泌的微弱变化,加之女性分泌的激素少于男性,故而她们对气象环境因素的调控能力比男性差。如何防治“秋季气象过敏症”呢?首先,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防御能力。秋天应适当“秋冻”,坚持冷水洗脸和冷水浴,以提高脸、鼻、喉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其次,每天收看(听)天气预报,按天气变化科学养生;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再次,平时注意饮食的调理,以适应时令节气的变化,多食些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品,如淡茶、绿豆汤、多种药粥、鱼肉禽蛋、海带、紫菜、梨等等。最后,“秋季气象过敏症”医院进行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