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中药现代化网络药理学揭示苦黄保肝退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6688.html

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已逐渐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方法为探寻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有利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

网络药理学应运而生

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为建立中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网络药理学应运而生。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病-证-方对应关系可从病理机制、药效物质基础等多靶点、多途径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与策略,揭示中药协同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奥秘。

网络药理学揭示中成药的作用机制

苦黄注射液源于《伤寒论》治疗湿热黄疸名方—茵陈蒿汤,肝病泰斗邹良才改良而得,全方由苦参、大黄、茵陈、春柴胡、大青叶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的作用,主治湿热型黄疸,也用于黄疸病毒性肝炎。

苦黄注射液退黄降酶、利胆保肝的作用已在临床得到证实,为探讨其保肝退黄的作用机制,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医院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苦黄注射液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

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苦黄注射液的16种活性成分作用于85个蛋白靶点,其中与肝炎及黄疸相关的蛋白靶点有17个,苦黄注射液可能通过SLCO1B1、HMOX1、UGT1A1、UGT1A3、UGT1A7、UGT1A8、UGT1A9和UGT1A10等靶点相互作用,实现其退黄作用,并通过TNF、MAPK8、p53和TLR2等靶点及相关的MAPK、Toll样受体、p53、神经营养因子等信号通路改善肝炎患者症状。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苦黄注射液保肝退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苦黄注射液退黄保肝作用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复方中药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陈俊,辛宝,解方园,周瑾,周燕妮,张国庆.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苦黄注射液保肝退黄作用机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40(10):-.

(内部学习资料)

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5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