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柴胡汤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9g、半夏9g、生姜9g、大枣4枚,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因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所致的少阳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胸膜炎、急性乳腺炎、产褥热、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属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具有抗感染、解热、镇痛作用,所以对上述适应证中的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同时能调节免疫功能,对肝、胆、胃肠疾病,对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本方能提高大脑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这对机体恢复大有好处。但应用中还应结合现代医学,有针对性地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1]
实验研究本方有诱导干扰素作用,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GOT、GPT值,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1处方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9g、半夏9g、生姜9g、大枣4枚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2功能主治《伤寒论》方之小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及妇人热入血室,暮则谵语,或疟发寒热等症。近代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见有少阳证者。[2]
《伤寒论》方之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
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热入血室。症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3小柴胡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渣,分三次服,日三次。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取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4方解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月经适断,感受风邪,而发寒热有时,系寒热内传,热与血结,故经水不当断而断,此亦与少阳有关。治疗大法,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清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清泄,两者相配伍而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则诸症自除。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和降而致。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此种情况虽属正胜邪却,但也应严密观察,防其虚脱。
方中柴胡散邪透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除热清里,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人参、甘草益气扶正,以助祛邪;半夏和胃降逆而止呕,并制约柴胡助呕之弊;生姜、大枣配甘草调和营卫以行津液。诸药合用,共成和解少阳、补中之功。
5运用1.本方是治疗少阳证的代表方剂。凡感冒后临床上出现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理气宽胸;渴者,去半夏,加花粉;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柔肝止痛;瘀血互结,少腹满痛,可去参、甘、枣之甘壅,加延胡索、当归尾、桃仁以祛瘀。胁下痞便,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以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止咳。
3.使用注意
1)本方柴胡应重用。
2)方中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故阴虚血少者不宜用本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