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练习
于某,女,73岁。
无故大笑不止7天,非但开口即笑,独处亦笑,影响饮食及睡眠。
西医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服药不效。症状如前,面部潮红,舌红无苔,脉细数。
处方:____。
服药3剂诸症均减,继服40剂诸证消失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麻疹的中药治疗
上期原医案
毕某某,男,41岁。
心前区憋闷,时有心跳暂停之感。某院心电诊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住院治疗四月余无效。
头晕失眠,心烦而悸,嘈杂泛酸,四肢乏力,口苦口干,苔薄白,脉弦而结涩。
证脉相参,诊为邪入少阳,心阳不振,水饮不化。
拟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5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大黄3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服药3剂诸症均减,继服40剂诸证消失而愈。(朱进忠医案)
按语
惊悸怔忡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心血之不足;实者,多因于痰火。故养血安神,清热化痰为本病常用之法。若肝郁气滞,心阳不振,水饮上冲者,投以本方确有实效。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各家论述
黄元御:下伤中气,胃逆而为胸满。胆木拔根,而为烦惊。心神扰乱,而为谵语。乙木郁遏,疏泄不行,则小便不利。己土湿动,机关壅滞,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枣、参、芩,补土而泻湿,大黄、柴胡、桂枝,泻火而疏木,生姜、半夏,下冲而降浊,龙骨、牡蛎、铅丹,敛魂而镇逆也。
曹颖甫:伤寒八九日,正二候,阳明受之之期,本自可下,惟下之太早,虽不必遽成结胸,而浮阳冲激而上,水湿凝沍而下,势所必至。浮阳上薄于脑,则谵语而烦惊,水湿内困于脾,则胸满而身重,所以小便不利者,下既无气以泄之,上冒之浮阳,又从而吸之也。以太阳寒水下并太阴而为湿也。
因有胸满身重小便不利之变,故用柴胡汤以发之。以阳明浮热,上蒙脑气,而为谵语,上犯心脏而致烦惊,于是用龙、牡、铅丹以镇之。以胃热之由于内实也,更加大黄以利之。
——END——
中医药方针灸推拿临床技术交流(加QQ群并邀请2人,即可免费获得金匮要略80讲、倪海厦(针灸、临床案例、黄帝内经、伤寒论等)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qq.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