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课堂
这里没有鸡汤、偏方、谣言、广告,只有可信赖的道家健康养生知识!
茯苓的作用原来这么大编辑/中国道医养生协会茯苓,为道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药性平和,与诸多中药配合,组成许多道医经典名方。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削下的茯苓外皮,称茯苓皮。去皮后切制的茯苓,称茯苓块。内层白色部分叫白茯苓;近外皮部淡红部分叫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叫茯神。一般茯苓常用者即白茯苓,加工为白茯苓片。
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1《伤寒论》用茯苓方法《伤寒论》用茯苓共15方,24次。用于健脾利水、消饮定悸、宁心神等几个方面。
(1)健脾利水:《伤寒论》有8个方子用茯苓健脾利水,主要配伍白术及猪苓、阿胶。方子是:五苓散、附子汤、真武汤、猪苓汤、麻黄升麻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四逆散的加减法及小青龙的加减法。
(2)消饮定悸:《伤寒论》用茯苓消饮定悸有5个方子,主要配伍亦是白术。方子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理中丸加减法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另外,在真武汤中,茯苓不仅是健脾利水,也还有消饮定悸的作用。
(3)宁心安神:《伤寒论》用茯苓安神的有两个方子,主要配伍也是白术。方子是:茯苓四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另外,猪苓汤中茯苓除健脾利水外,也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2《金匮要略》用茯苓的方法《金匮要略》之用茯苓与《伤寒论》一样,也是用在健脾化饮,其运用变化从原则到具体,各臻化裁。
(1)治疗痰饮的原则:治痰饮病,《金匮要略》指出:“当以温药和之。”又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按胸胁支满,目眩,是痰饮病的主症,饮为阴邪,得阳则化。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即“温药和之”之意。而此方中茯苓用4两,桂枝3两,白术3两,甘草2两。以茯苓淡渗以利水饮,桂枝宣导以行阳气,白术祛湿健脾,甘草和中益气。同为补土制水之剂。
(2)治疗痰饮的具体方法及变化:《金匮要略》对内饮外寒证候的饮病,有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但服用以后的变证,有一系列的治法:如气冲的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本方茯苓又是主药之一);而气冲已平复,饮邪复动,则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本方茯苓用4两,为各药之冠);咳满平止,又出现口渴,冲气又有复发,则当作支饮论治,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本方茯苓用量4两,为主药);当水去形肿,面热如醉,则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仁黄汤(本方茯苓亦用4两,为主药)等。从这些饮病变证变方来看,方中用茯苓是不可少的,值得重视。
(3)治胸痹证:《金匮要略》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这种胸痹是由饮气阻塞所致。除用杏仁宣肺利水外,方中用茯苓淡渗利水,导水下行(本方茯苓用3两,为主药)。
(4)治“咽中有炙脔”:《金匮要略》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是烤肉。咽中像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证多得于七情郁结、凝痰结气所致。用半夏厚朴汤调气散郁。半夏厚朴汤虽以半夏、厚朴名方,而茯苓用量为4两,仅次于生姜。
(5)治“寒气厥逆”证:《金匮要略》说“寒气厥逆,赤丸主之”。证为寒气夹水饮闭阻阳气所致。故重用茯苓配合乌头、半夏、细辛等以散沉寒痼冷。
(6)治“心下痞坚”证:《金匮要略》治“心下痞坚,支饮喘满之证,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本方用茯苓4两渗水下行,以治痰饮凝滞成实之证。
(7)治“反胃”证:《金匮要略》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此为脾虚不运,胸中停饮,胃失和降所致之吐而渴证。方茯苓半斤为主治之。
(8)治“悸”证:《金匮要略》治心下悸,脐下悸之方中用茯苓者,茯苓甘草汤外,尚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真武汤及用方后说:“悸者加茯苓2两。”之所以用茯苓者,均取茯苓利水定悸之功。
(9)治皮水证:《金匮要略》用茯苓治四肢肿,四肢聂聂动的皮水证之方为防己茯苓汤。此方茯苓用6两,防己、黄芪、桂枝各用3两,甘草2两。用茯苓之利水渗湿以配合他药之发汗、行阳、养正、实表。
(10)治小便不利证:《金匮要略》用茯苓治小便不利证,包括由痰饮、水肿、消渴、淋证及虚劳所致的小便不利。各证病机不同,病情轻亦异。故而用茯苓所配组之方药亦不同。用茯苓以通利小便之方有五苓散、茵陈五苓散、猪苓汤、栝楼瞿麦丸、真武汤、肾气丸等。
(11)治虚劳不得眠:《金匮要略》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方中用茯苓安魂养神,以助酸枣仁养血镇静安神之功,并有导热下行,清热除烦之效。
(12)治肾着证:《金匮要略》所说“肾着”证,是指病人身体重,腰冷如坐水中,腰重如带五千钱,用甘姜苓术汤(即肾着汤)。方中茯苓、干姜各用4两,以除蠲。全方用治脾湿寒阻于腰所致之肾着证。
(13)治虚劳风气及妊娠病症:《金匮要略》有薯蓣丸治“虚劳”,而“风气百痰”丸中亦用茯苓,再是治妊娠症病用桂枝茯苓丸。
除以上仲景方有茯苓外,历代医家用茯苓的更是不胜枚举。总不外乎以茯苓健脾渗湿、消水宁神之作用。
3余用茯苓茯苓是我常用、喜用之佳品,健脾和中、渗湿利水固是主要功能,关键还在于配合他药之适宜。
如用其补脾则常与白术同用;中阳虚者常与干姜配互;用于固摄治下利,则常与苍术、薏苡仁同用,用于宁心安神,则常以朱砂拌后与酸枣仁、灯心、柏子仁合用,这些也是人所皆知的常用法。
而治肿瘤,我亦常用茯苓合猪苓,每剂用量都在15~20克。这大概是因为茯苓和猪苓的水溶性葡聚糖都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历来都视茯苓为常用补药,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各类补药多用之。《本草正》说:“茯苓补少利多,多服最能损目。久弱者极不相宜。”此虽为一家之言,但“补少利多”一语,可以说明茯苓所以列入利水渗湿药章内而不列入补药章内之原因。
临床凡肾阴亏虚、遗精、滑精及妇女妊娠期及习惯性流产者,均以不用为宜。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加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