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坐诊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307/6086179.html
作者/医院淮安医疗区顾生旺
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或不伴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中医认为肝硬化患者,血瘀兼血虚为主,临床通常表现为面色不华,眩晕多梦,耳鸣如蝉,眼睛干涩等,病程后期尤为明显。
耳鸣诱因
吸烟、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某些食物、压力过大、疲劳、过度兴奋、长期失眠等情况,可诱发或加重耳鸣。
常见引起耳鸣的疾病及原因
1内分泌疾病:甲亢、甲减、糖尿病;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3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紧张症;
4肿瘤:听神经瘤、鼻咽癌;
5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的一类药物,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眩晕和平衡失调。
5.1抗感染和抗寄生虫药物: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发生率10%)、克林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1-2%)、新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尤其注意可导致儿童永久性耳鸣。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使用红霉素后可能会发生一过性耳聋,停药或减量后约1~2周可恢复。万古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新生霉素、灰黄霉素等也可导致耳鸣。二甲胺四环素耳毒性发生率相当高,表现为前庭损害致严重眩晕,目前已很少应用。这些药物的耳毒性和血药浓度有关,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听力损害。
抗生素或消毒药做滴耳剂外用也会产生耳毒性。奎宁口服后可在短期内出现听觉症状,最初为耳鸣、听力丧失;长期大量应用抗疟药可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害。
5.2水杨酸类:包括水杨酸和阿司匹林。水杨酸所致耳毒性通常不严重;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此与血药浓度有关。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大多是一种急性短暂副作用,停药后减轻或消失;及时停药多数在24~72h完全恢复,仅少数病人恢复迟缓或不完全。
5.3化疗用药:铂类(顺铂,卡铂)、氮芥、米索硝唑、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二氯甲胺蝶呤等导致耳鸣不可逆;米索硝唑是一新型辐射致敏剂,用于肿瘤放疗,提高疗效。使用后可致听力下降,电测听示感觉神经性耳聋,数周全部或部分恢复;博来霉素全身或局部大剂量应用都有耳毒性。长春新碱可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5.4袢利尿药:主要有利尿酸、速尿、丁尿胺、苯比磺苯酸、氯唑噻磺胺和哌噻乙酸等。呋喃苯胺酸(速尿)、利尿酸等所致耳聋多为一过性,少数呈持久性。袢利尿剂耳聋发生速度可极快,特别是静脉快速推注时即刻出现,而前庭损害相对少见,可有眩晕及眼球震颤。
5.5其它:普拉洛尔(心得宁)、普萘洛尔、6-氨基烟酰胺、萘普生、溴隐亭、奎尼丁,利多卡因、丙基硫氧嘧啶、巴比妥类、阿托品、咖啡因、麦角碱、吗啡、普鲁卡因、士的宁等都有耳毒性。具有耳毒性的消毒防腐剂有酒精、新洁尔灭、醋酸洗必泰、聚烯吡酮碘等。另外一些溶剂如丙二醇、氯仿、甲醇、碘仿;重金属如铅、汞、铊等亦有耳毒性。
6.鼻窦压力和气压伤:重感冒、流感、鼻窦感染引起鼻塞,中耳产生异常压力,引起耳鸣。潜水、跳水由于水压的快速和剧烈变化,急性气压伤,也会损伤中耳、内耳,引起耳鸣。
7.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中的肌肉、韧带、关节软骨受损,可以导致耳鸣伴下颌疼痛或活动受限;咀嚼或讲话时有关节摩擦音;因为它与听觉系统相邻,与中耳共享部分韧带神经,头颈部严重外伤:神经、血流和肌肉受损伤,耳鸣往往比较严重。
8.化脓性或分泌性中耳炎:耳鸣发生率19.75%,均为单一音调,高、中、低音均可能出现,耳鸣部位在患耳侧或颅内靠近患耳侧,耳鸣的严重程度多在Ⅱ级以内;中耳堵塞、感冒或过敏性鼻炎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耳垢过多或中耳积液致耳道堵塞导致内耳压力增大,影响鼓膜的功能;咽鼓管异常开放,可以引起类似海洋咆哮声的耳鸣并且频率与呼吸同步。
9.听力损失引发耳鸣:60岁开始老年性耳鸣伴听力下降;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音中或噪音环境,导致听力损失,如大型娱乐活动场所或剧烈的电锯声。
10.血管性疾病:常引起搏动性耳鸣;良性颅内压升高、乙状窦憩室或明显颈静脉球的患者,可以听到静脉嗡鸣声。
耳鸣的预防与治疗
耳鸣是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人群中有75%个体有耳鸣经历,全球约17%的人群受耳鸣困扰。耳鸣的治疗应注重人体的整体性、有机性和功能性,对明确病因及可治疗的器质性疾病行针对性治疗;对病因不明的原发性耳鸣可以耳鸣临床指南为指导,结合中医治疗以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目前耳鸣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如下。
1.为预防药源性耳毒反应,临床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病人体表面积或体重慎重选择剂量,包括用药总量和日剂量。日剂量愈大,用药时间愈长,中毒机会愈多;(2)是否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中毒的机率高,如庆大霉素和速尿、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联合应用;(3)给药途径:椎管内给药最危险,其次为静脉和肌肉注射;(4)详细听取用药期间病人主诉,询问是否有家族史,注意有无耳鸣、眩晕及听力改变;(5)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定期测定听力;(6)肝肾功能减退者酌情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由于肾与耳毒性常为一些药物所共有或同时发生,尤应监测肾功能;(7)先前已有感觉神经损害者对耳毒性药物更易感;(8)应用耳毒药物过程中应避免脱水;(9)高度耳毒性药物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高龄、儿童及肝肾功能减退等病人更为必要。
2.所有耳鸣患者不要呆在安静的环境,而要在一个低水平心理能接受的声音环境。尽可能保证足够质量的睡眠与时间,防止受凉,不晚睡,不过分激动。如有鼻塞或过敏性鼻炎,可试用糠酸莫美松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色苷萘甲那敏鼻喷雾剂,可能会快速减轻耳鸣。
3.耳鸣习服疗法(TRT):长期的耳鸣习服训练,使神经系统重新整合或再编码,以降低中枢敏感性,增加中枢抑制或滤过功能,打破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链,最终达到对耳鸣的习服。该治疗内容包括耳鸣不全掩蔽(声治疗)、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心理咨询和调适。该疗法让患者正确认识耳鸣,不断强化战胜耳鸣的意志;学会与耳鸣和平共处,放弃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且此方法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稳定有效。但习服疗法需要每天进行,疗程多为1-2年,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目的不是消除声音的产生,而是阻断从听觉通路传导到大脑其他系统的耳鸣相关声音信号(耳鸣相关的神经元活性),特别是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如果治疗有效,患者仍然能够感觉到耳鸣,但是耳鸣不会明显影响其生活和情绪,这个过程就是耳鸣习服;一旦习服效应产生,患者感觉到耳鸣声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耳鸣已经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声音,不属于重要的信息了;成功的习服疗法让耳鸣个体从耳鸣患者转变为耳鸣人群,即虽然感觉到耳鸣存在,但不受耳鸣影响的人群。一个人忽略耳鸣,平时没有注意耳鸣,耳鸣也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而另一个人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