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可谓是人体的大将军,每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中医认为,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很多人吃一点饭就会出现明显的腹胀,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想发火,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肝气郁结。
(1)乳房胀痛,时轻时重,时而出现攻窜作痛的感觉;
(2)心情抑郁,喜欢叹息,严重时脾气暴躁、爱发火;
(3)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4)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
(5)气逆,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
(6)呕逆,吐酸水,消化不良;
(7)小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时而腹泻;
(8)神经官能症,肝脾肿大等;
那肝气郁结了怎么办呢?
肝气郁结,那么就一定要疏肝解郁,这里分享两个经典方剂供您参考~
1、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
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
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多用于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2、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
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
本方为调理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以上调理肝郁型腹胀的方剂,并非适合所有人,具体请咨询本地中医辨证加减配方和用量。一个专门跟艾灸死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