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种类复杂,国内柴胡属植物36种之多(不包括亚种),且柴胡属的大多数植物均不同程度作为地方品种在实际应用着,因而品种混乱,给中药鉴别带来了极大的干扰。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市场调研,也发现许多专家对于一些柴胡伪品的基源认识不一,各种资料观点打架的情况非常普遍。笔者赴原产地收集十几种柴胡样品,仅供业界参考,希望能对各位医药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为医药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遵循国家法定标准,那么我们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如何规定的: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分别习称为“北柴胡”和“南柴胡”。
北柴胡(野生)由于产区较为分散,生长环境差异较大,但三个产地野生柴胡均显片状纤维性,根上部横切面皮部薄,皮部易分离,边缘平坦,深棕色。木质部呈多个同心环排列,木部黄白色。根下部横切面皮部厚,皮部不易分离,边缘多向内凹,棕黄色。木质部不具多个同心环排列,呈放射状排列,浅棕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狭叶柴胡又名南柴胡、红柴胡、香柴胡、软柴胡、软苗柴胡,质疏松而脆,不具纤维性,横切面平坦皮部薄,皮部易分离,边缘多向内凹,深棕色红棕色。木质部平坦疏松,呈黄白色。具败油气。
家种柴胡基源复杂,各地均称自己为正品“北柴胡”,因家种之后,根茎性状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种源不明,因此很难说各地的家种柴胡,有多少“根正苗红”。家种柴胡其断面存在明显差异。
山西万荣家种柴胡外皮层颜色较浅,边缘平坦,内皮层棕色环(随存放时间延长逐渐变为棕黑色),木质部黄白色,具纤维性。
陕西宝鸡家种柴胡外皮层颜色较浅,边缘较平坦,内皮层白色,木质部黄白色,稍具纤维性。
山西太原家种柴胡外皮层颜色较浅,边缘多向内凹,内皮层白色,木质部棕黄白色,稍具纤维性。
雾灵柴胡根头部膨大明显,根上部横切面皮部较厚,皮部极易分离,呈脱落状,边缘不平坦,深棕色。木质部呈同心环排列,木部黄白色。根下部横切面皮部厚,皮部不易分离,边缘多向内凹,棕黄色。木质部不具多个同心环排列,呈放射状排列,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三岛柴胡因日本津村使用而得名,切面整体颜色浅,皮部厚,皮部不易分离,边缘多向内凹,黄白色。木质部平坦稍具纤维性,浅黄白色。
锥叶柴胡又名海拉尔柴胡、黑柴胡(此处为市场习用名与植物黑柴胡进行区分),外皮层部薄,极易分离,呈脱落状,边缘不平坦,棕黑色。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多见放射状纹理呈“菊花心”样。略具败油气,味微甜略有胡萝卜味。
竹叶柴胡外皮层深红棕色,边缘多向内凹,内皮层白色,木质部棕黄白色,稍具纤维性,质地较松稍具裂纹。上部木质化强表面颜色较浅,质坚韧。气清香,味微苦,辛。
藏柴胡,学名窄竹叶柴胡外表皮颜色较浅,边缘多向内凹,内皮层较厚呈棕黄色环(随存放时间延长逐渐变黑),木部黄白色,断面略显纤维性,气浓郁,久嚼微具辛辣味,有刺喉感。
新疆柴胡横切面皮部较难分离,边缘不平坦,深棕色。木质部呈多个同心环排列,但同心环数多且之间连接紧实,木部黄白色,质地坚实。
柴胡属植物涉及面广,品种复杂,我们也仅是根据我们的理解做了一点粗浅探讨,鉴别特征方面,还请各位奋斗在一线的同仁不吝赐教,多多完善!!!
附件:十三种主流柴胡切面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