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味道甘甜有关。此外,甘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国老,因为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
入药方中对一些性情猛烈或懒缓的药物,可以起到监之、制之、敛之、促之的作用;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
因此,在药的王国里,人参为百草之王,而甘草是国之药老。
1)补中益气
脾主运化,运化正常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通过补益脾气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乃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经,功善补益脾气,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即四君子汤,这既是补脾的基本方又是补气的基础方。
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助人参补气,二维持药力,三益胃和中。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具有补脾气作用的方剂不胜枚举,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异功散等。
2)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
甘草并无升举功效,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如补中益气汤。
此外,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3)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水谷精微难以运化,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还要适当补益脾气,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
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4)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
治疗上当健脾祛湿,或补脾气,或温脾阳,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需要说明的是,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不用甘草,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温馨提示
甘草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的。许多医家认为“甘缓助湿”,故化湿方、苦寒燥湿方多不用甘草。
还有的医者认为甘缓不利于理气,故治疗气滞不畅、升降失调、气郁的方剂也多不用甘草。
中医学”十八反“中记载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将其列为药物使用禁忌。现代研究显示,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升高,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
内容精选
《鲜参到手,该如何清洗?洗完为什么全是黑点?》
《“是药三分毒”那么人参有毒吗?》
《人参+老母鸡简直是绝配》
《人参年龄鉴别》
《高血压能吃人参吗?》
《把人参价格做烂了,人参行业离死就不远了!》
《实拍挖人参全过程,挖的是人生!》
《人参拍卖三百年老参身价过千万》
《野山参鉴赏》
《央视:野山参价格逆势上涨》
《中国一年能产多少野生人参?》
《人参不是抗癌最后的稻草》
传播人参文化,传承中医哲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