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组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效: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瘾疹,效果良好。现举验案1则如下。
1初诊患者,女,49岁,年2月21日初诊。
主诉:周身皮肤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3年,复发2天。
现病史:患者3年前外出淋雨后面部、四肢、躯干皮肤出现淡红色风团,瘙痒严重,医院,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具体用药不详)。此后每于着凉及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后即出现上述症状,自服抗过敏药物症状消失。患者2天前饮酒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自服氯雷他定片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刻诊:面部、胸部及双下肢皮肤可见淡红色风团,瘙痒甚,伴有口干口苦,恶风多汗,食后腹胀,纳可,寐欠安,大便溏薄,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瘾疹。证属胆热脾寒,卫表不固。
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处方:柴胡24g,桂枝10g,干姜9g,天花粉10g,黄芩10g,生牡蛎10g,炙甘草6g,防风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二诊自诉服药后皮肤风团消失,无瘙痒,口干口苦及食后腹胀减轻,仍有恶风多汗,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一诊方加生黄芪20g,继服7剂。
3三诊自诉口干口苦及食后腹胀消失,恶风多汗较前明显减轻,服药期间自食辛辣刺激食物风团未再发,二诊方继服7剂。停药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当代伤寒学者刘渡舟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泄、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彻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
本案患者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致口干口苦;太阴脾阳虚寒致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胆热脾寒、卫表不固致皮肤瘙痒性风团、恶风多汗。
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清解少阳,温补脾阳,加防风、生黄芪祛风益气固表。诸药合用,直达病所,收效甚优。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你真的会用“小柴胡冲剂”吗?★★★★★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春养生吃嫩芽★★★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太阴阳明证★★★
女人的血,一滴都不能少★★
解酒醒酒中医方剂★★★
中医教育不拆掉篱笆就会被社会抛弃
尿毒症(6)
尿毒症(7).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苓桂剂的价值★★★★★★
“湿困脾胃”是怎么回事?★★★
尿毒症(2)
尿毒症(3)
尿毒症(4)
尿毒症(5)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春令养生与进补
厨房良药:大蒜与葱白
三个茶饮方,喝出好睡眠
湿阴虚_豆浆和豆油
小儿感冒外治法,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
尿毒症(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年猪是一种年味,用对了,也是一味好药!★★★★
年1月文章汇总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立春★★★★★★
少阴多死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脾阴虚、脾阳虚,还有脾气虚,脾虚有不同,调理也不同★★★★
黑米乌发,桂圆滋补…这些冬季的食物你吃了吗?
茴香:是调料也是中药,更是冬天最好的蔬菜!
认识人体经络-足太阴脾经
肾病综合征(1)
《伤寒论》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支床乌龟:从成语说龟的价值★★★★
简要针药救急十法(旅行居家必备良方)★★
小朋友耳朵的秘密,爸妈们要知道哦★★
太阳表虚桂枝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元气和寿命的关系★★★★★
讲一讲:肾★★★
孩子老人慎用西药★★
肾脏病与尿毒症★★
血癌的问题★★
胃癌★★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