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堂梅国强如何用活柴胡温胆汤

?提示: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免费订阅本刊

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如果您愿意学习经方,并希望体验志愿者老师更多互动教学,那么,就请您加入本栏目“志愿者”的行列,有意者请将您的联系方式按照“志愿者申请+姓名+单位名称+电子邮箱+手机号”的格式回复到后台。

柴胡温胆汤的功效不仅是二者之总合。就是说,它在既有小柴胡汤的功效,又有温胆汤功效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一种手足少阳同治之法。在《伤寒论》里面侧重讲的是足少阳胆经的病,在温病学里面侧重讲的是手少阳三焦的病,那么柴胡温胆汤所主治的病症就是手少阳三焦也有病,足少阳胆经也有病,手足少阳同病。我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叫做“手足少阳同病刍议”,关于这个后面我再仔细的讲。我自己所用的柴胡温胆汤组成大致是这样的:柴胡、黄芩、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生姜不是必用之药,如果病人有恶心呕吐的话,我就用生姜,没有恶心呕吐就不用。因为没有恶心呕吐,脾胃尚和,用生姜的意义不大。况且生姜毕竟辛温,湿热证用生姜有时必用,在没有必要的时候就不用它,病人不恶心不呕吐,胃纳尚可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用。正因为是湿热之邪阻滞,湿热忌补,所以去掉了人参、甘草、大枣。小柴胡汤原方有人参,而甘草、大枣是小柴胡汤和温胆汤共有的,这三味药都去掉,是因为它们对于湿热证不利,所以我用的柴胡温胆汤是没有这三味药。

柴胡温胆汤的临床运用

那么接下来就是讲柴胡温胆汤在临床上能够用于哪些方面,运用规律如何。这里一共讲了六个问题,今天先讲一个。

枢机不利,痰热上扰清窍

我刚才讲到,痰热或湿热之邪随气机的升降,无处不到,所以向上可以干扰清阳、干扰清窍。为什么说它向上干扰清窍呢,在中医学有关湿热、痰热的篇章里面都有论及,我这里结合伤寒论再加以剖析。手足少阳经脉皆上头,皆与耳、目等清窍有关,若枢机不利,胆火上炎,或者有湿热熏蒸于上,则头、目、耳这样一些清虚之地就无从清虚了。清虚之地一定要清虚啊!有的病人讲头脑不清醒,为什么会不清醒,当然有一部分病人不清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有的病人就是这个原因。清虚之地为痰热上扰,为胆火上炎,不能清虚,所以发生一些症状。况且手少阳三焦为水火气机游行出入之所,故少阳火郁,以致三焦水火运行失常,因为少阳三焦运行失常,水火气机也就运行失常,或者三焦为湿热所阻,则胆火郁积而发,手少阳三焦不利,水火气机不能正常的运行。那么胆火如何呢?胆火为相火,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翻开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里面专门有一篇叫做相火论,说相火寄生于肝肾二部,游行于胆、膀胱与三焦之间。现在三焦为湿热所阻,那么胆火能不能正常的舒展调达?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胆火就郁积而发,或者二者相互为病,同时有先后之分,有的是先有三焦湿热,而使胆火上扰;有的是先胆火内郁,而使三焦不利,产生湿热;有的是两者同时出现,或者二者互相为病以致湿热上蒸,热为湿阻,即此类病证之由来。这一类清窍不利的证候,是源于手足少阳功能失调,以至于清虚之地无从清虚所出现的证候,我这里举个例子,在处置方法上,这一类的方法也是很好的方法。

病案

颜某,男,57岁,暴聋、耳鸣40天,经西医五官科检查诊断为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虽然不是耳聋,但是听力也下降,受到一点影响,头部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右侧肢体活动较差,口黏而苦,舌质红,苔薄白滑腻。

耳聋,一般暴聋多属于实证,突然耳聋的,短时间耳聋的,多半是实证,但也有少数可能也是虚证,那么渐进性的耳聋有虚有实。此例起病突然,CT扫描结果是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大家不要以为CT扫描是西医的专利,这是现代科技的产品,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中医讲望闻问切,无奈何过去没有CT,医生的视力绝对达不到颅内,用CT扫描之后,可以把它当作望诊的延伸,望诊望不到,借助仪器来看到,可以当作是望诊的延伸。CT说明基底节区有瘀血,脑梗死不是有瘀血吗?此实在其中,是实证,这一点足以证明有实邪存在。这个实邪是什么?瘀血。瘀血通过什么看到的?就是CT。当然从宏观望诊当中有些瘀血在外观上是很难被发现的。脉弦,舌苔薄白滑腻,质红,乃少阳风火兼挟痰热上扰之象,就是说既有少阳风火上扰,又有痰热随着少阳风火上扰,亦为实邪之佐证。起病何以突发呢?分析这个病情,考察他7年之前曾经患过一次脑梗死,虽已临床治愈,当时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可以继续工作,也就没有再治疗,这是病后失调,病症一好就马上参加工作,疏于调养,况且到现在年近花甲,花甲之年,相火易动,这个在一部分病人当中,确是事实。朱丹溪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个病人呢,是火动,并非阴液不足。相火易动,三焦不和,痰湿内生,以致风火兼痰热上逆,血络受损,清窍壅滞,故为暴聋,清窍不利了,所以发生突然的耳聋,而右侧肢体活动较差,少阳和肝经都行于人身之侧,他一半的肢体活动较差,我只是针对这部分病人而言,不是说所有的半身活动较差都与少阳有关,如果要是这样讲法,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就没有办法解释了。为什么叫补阳还五,为什么不叫还六?他说人身的气血十成,你阻遏了五成,所以就半身瘫痪,把这五成恢复了,病就好了,所以叫做补阳还五。但是另外一类病型,也是半身瘫痪,但就不能当作少阳的问题看待,各有不同。大家看看在经脉的走向上,《灵枢·经脉》篇讲胆足少阳之脉有一条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而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而且还特别提到他的病症,“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少阳所至为喉痹、耳聋,那就说明病人耳聋,与少阳经脉有关,与痰热上阻,损伤络脉以致瘀血有关。

这样分析病机就出来了,以上均可说明手足少阳与耳有生理联系,而病症之中均有耳聋之论述,综合其病机为:枢机不利,三焦失和,胆火挟痰热上犯清空,血络瘀滞,故治以和解枢机。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所以要和解枢机,清热化痰,活血通络,这个处方就是柴胡温胆汤加胆南星、石菖蒲、远志、郁金、磁石、全蝎、蜈蚣、土鳖。用蝎子、蜈蚣无非是既能驱风又能通络,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那么配上了土鳖以后活血的作用就显著增加。加减法很简单,如果脘腹胀的,加枳实、厚朴。共服药3周,3周后除右耳偶尔轻度耳鸣以外,听力都已恢复,余症消失。当然这个病人不是太重的,腔隙性脑梗也有很重的,如果是很重的病人,你说3周把他治好,那就是乱吹。这个病人比较轻的,虽然比较轻,但病症明显,痛苦还是很多的,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如果是重病,想3周内达到这个效果是不可能的。

刚才讲到这个病人的舌质红,苔薄白滑腻,这是痰热或者湿热内阻的一个明显的象征,在四诊当中,舌质舌苔的变化常常是比较稳定的,它最能反映脾胃以及内部所产生的湿热,反映胃气的强弱,有无湿热的阻碍,对这一点观察舌质舌苔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舌质舌苔的研究,我想大概到了清朝叶天士这个时代,已经达到一个里程碑,尽管现在我们还在研究,但是超过叶天士的很少,有时候我们临床用方,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就根据叶天士所讲的某一种舌质舌苔,就用某一个方,就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如一病人急性泌尿系感染,当时住院治疗。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恶寒,头痛,体温39℃左右,脉当然是数,而舌质舌苔,舌周边是红的,中心苔黄,略干。就根据这个舌质舌苔,当时我就放胆的用了一个凉膈散。下焦的病为什么要用凉膈散?叶天士讲:四边舌红,中心或黄或白者,属于膈间热盛,急用凉膈散,清其无形之热。不能用滋腻的药,这个病人发高烧就是用凉膈散降下来的,泌尿系感染的症状也随之缓解。再如另一个病人,头痛如破,恶寒,他是出差到云南的大山区里面,在那里就病了,送回到武汉,头痛得很厉害,低热,恶寒,舌苔白如积粉,在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说舌苔白如积粉,舌质四边是红的,这是湿热蕴伏膜原,我就根据这个舌质舌苔用了达原饮,这个病人的头痛用了好多的方子都没治好,就是用这个达原饮把他的头痛治好了。这是题外话,我们说回来,无非为了说明舌质舌苔很重要,特别是在外感病当中,内伤杂病也同样重要。医院、有些同志不大注意,把中医病历翻开,既没有舌质舌象的记载,又没有脉象的记载,这是不合理的,这个重要的东西是不可以丢的。

处方:

柴胡10g 黄芩10g 法夏10g 陈皮10g 茯苓10g 炙甘草6g 胆南星10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郁金10g 磁石10g 全蝎10g 蜈蚣2条 土鳖10g

栏目主持:刘观涛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名师经方讲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赛美,黄仰模,蔡文就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1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