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案柴胡桂枝干姜汤陈平煎保元

提示:“三高”(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升高)以及血尿酸升高的痛风和脂肪在肝脏或皮下堆积的脂肪肝与肥胖症是当今国人的头号健康杀手,患病率越来越高。仅用西药“高”能降下,但治标不治本,久用正气受损。同时用中药,而且是以中医中药为主,则标本兼治,病人可尽享天年。我传承室学术指导老师曾庆明教授在中医中药诊治这些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兹摘数案每周一案刊出,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也略展中医之粹,与”三高“朋友分享。

一、病案介绍

陈某,男,40岁。性格内向,喜思缜密,怕冷,夏不喜吹空调,汗多,身高1.7米,无“三高”家族病史,不抽烟。近10年来,压力大、吃肉多、饮酒多、熬夜多、运动少,渐感精力、体力下降。

一诊:年10月23日

B超发现重度脂肪肝1年,伴渐感精力、体力下降5年、复合性高脂血症4年、单纯性肥胖症3年、糖耐量异常2年、血压晨起和入暮或劳累后血压会轻度升高(-/85-95mmHg)1年,体重从5年前的63公斤上升到82公斤。近查血甘油三酯6.0mmol/L,总胆固醇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4.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8/L;餐后2小时血糖9.3mmol/L,空腹血糖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几次服降脂、降压、降糖西药,均因头昏加重和胃胀纳减而停止。刻诊:“四力”(精力、体力、记忆力、性能力)下降,脸部皮肤垢浊,右眼结膜有米粒大小的脂质沉着;晨起头脑昏蒙,全天乏力,四肢沉重,口苦口干;喜温饮,纳可,眠浅,便溏、食稍不慎即腹泻或胃胀,酗酒后肝区不适,劳累后则右上腹不适,右胁下可触及2公分边缘光滑、质软的肝脏,无压痛和叩击痛;舌稍淡胖有齿印、苔白黄相兼而腻厚,脉弦滑稍紧;血压/95mmHg,心电图正常,血尿酸。西医诊断:1、酒精性重度脂肪肝;2、混合型高脂血症;3、2型糖尿病;4、高血压2级。此太阴脾虚不运水湿而痰湿内生,少阳枢机不利而三焦水道不通,当温补太阴、和解少阳、畅化三焦湿浊,柴胡桂枝干姜汤、陈平汤、保元汤加减:

柴胡15炒黄芩10法夏15陈皮10茯苓15干姜10苍术10炒白术10厚朴10炙甘草5党参10桂枝10干姜10炙黄芪30生牡蛎20(先煎)泽泻20炒扁豆10克杏仁10克(打)红花5

14剂,每剂煎2次,分匀,日3服。并嘱全程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二诊:年11月8日

甚效,晨起头脑昏蒙、四肢沉重和睡眠浅得到改善,大便成形,口苦口干基本消除,舌苔白腻厚减轻,脉同一诊。考虑到十余年用脑过度,合枕中丹加减:

一诊方去厚朴、泽泻、炒扁豆,生牡蛎;加龟甲10(先煎)石菖蒲10(后下)远志10生龙骨30(先煎)

14剂。每煎2次,分匀,早晚1服,中午服参苓白术丸8克,共服21天。

三诊:年11月28日

效果持续,头昏、四肢沉重消失,体重减至77公斤,脸色秽浊减轻,睡眠深沉,大便软条,自汗减轻,右胁下触及肝脏1公分,“四力”中记忆力和性能力改善明显,舌薄润,中根稍白,夹轻微黄腻苔,脉弦细滑;腹部B超示中度脂肪肝。患者欣喜中愈加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和坚持服中药。原方再服30剂,每剂服2天,煎2次,早晚各服1次,中午服参苓白术丸,共服60天。

四诊:年1月16日

持续向好:“四力”接近10年前水平,饮食、睡眠、二便、脸色均复常态,右眼结膜米粒大小的脂质沉着消失,体重72公斤;近查腹部B超:轻度脂肪肝,甘油三酯1.6mmol/L,总胆固醇3.4mmol/L,高密度胆固醇2.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1.61mmol/L;血压/85mmHg;餐后2小时血糖8.1mmol/L,空腹血糖5.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舌薄白而润,质稍胖嫩,脉弦细,不紧不滑。法不更张,更兼益少阴心肾阳气:六君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五苓散、保元汤、枕中丹加减,处汤丸二方:

汤剂:柴胡12炒黄芩10桂枝10干姜10生牡蛎20(先煎)茯苓15陈皮10炒白术15法夏10党参10泽泻20制龟甲10(先煎)石菖蒲10远志10生龙骨20(先煎)红花5炙甘草5

10剂。煎服法同一诊。

丸剂:汤剂加肉桂2.5生薏苡仁30莲子肉10苍术7.5白豆蔻5厚朴10杏仁7.5山药20炒扁豆10仙灵脾10

每天3次,每次5克,共服3.5个月。

年5月29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11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