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298.html
王清亮,万荣县西村乡五龙村人,年出生,大专学历,初中语文教师。一生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喜欢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喜欢在平凡的自我中体味不平凡的人生。
编者按: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作者的家乡盛产柴胡,自然对其了然于心。她信笔写来,一气呵成,词清句秀,言简义丰,既有对少年时期翻沟爬坡挖柴胡的苦涩追忆,又有对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歌颂,不失为一篇蹊径独辟、别开生面的美文。(本刊编辑:孙爱国)
我的家乡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位于稷王山腰,这里春冬多干旱,夏秋多雨水,日照长,温差大,气候凉,是盛产柴胡的基地。
说起柴胡,曾有诗云:“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阴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懂药的人都知道,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却很少有人知道柴胡生长在半阴半坡里。小时候只听大人说在山凹沟坡刨柴胡根,没听说在山凹沟坡种柴胡。记得30年前,我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大约十二三岁,暑假期间在沟坡刨药材,赚了上千元,顿时我大吃一惊,心里默念,假日里也去试试,给生活增加点补贴,不也是件好事吗?
说干就干,第二年暑假的一个下午,相约闺蜜到沟坡刨药材,大约下午三点过后,我俩拿着小镢头,提着竹筐子,心里哼着小曲,满怀信心地到村东的沟坡刨药材。那沟坡又陡又险,杂草丛生,灌木成林。沟壑又深又长,站在沟边往下看,不伸长脖子还见不到底呢!有恐高症的人一定会吓得魂飞魄散,更不用说沿着沟坡往下行了。
对于我这个从小娇生惯养、没下过沟坡又想尝试一下刨药材感觉的人来说,比“上蜀道”还难,我只好硬着头皮,壮着胆子,拽着小灌木,一步一步地在沟坡上往下挪,我那里顾得上刨药材,即使见了也不敢放手去刨,滚不到沟底就算老天爷绕了你的小命,你看那闺蜜一会儿弯下腰抡起镢头在刨,一会儿像下楼梯似的站着往下走。整整折腾了一个下午,从沟顶滑到沟底,从沟底爬到沟顶,药材没刨下几根,累得我精疲力尽。从此,我再也不敢做刨药材赚小钱的美梦了。通过这件小事,让我体会到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艰辛,感受到老百姓为了基本生活翻越沟坡土岭,挥洒汗水辛劳的不易。
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村里的年轻小伙子出外打工,年龄大一点的仍然守住自已的几亩田地,但他们也在想办法,怎样才能使黄土变成金?就在这人人都想赚大钱的年代,有个叫龙行村的一位先见之人,从野生柴胡上捋下籽,撒在沟坡上做试验,过了一段,发现柴胡籽竟然发芽了。后来,他历尽千辛万苦,跑遍沟沟洼洼,到处采集柴胡籽,在大田进行大面积推广,经过两年辛勤劳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入。从此,龙乡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柴胡。就这样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乡,一乡带了大半个县。
一路改革,一路探索,在探索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求效益。由过去“以粮为纲”的种植结构转变为“粮+经”二元种植结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老百姓每年春播玉米,夏套柴胡,利用玉米叶遮阴保湿,这样出苗有保证,成活率极高。当玉米收完后,天气凉了,那些出土不久的幼苗就可以离开为它们遮光的玉米株,准备冬眠了。经过一冬的储备,那些小苗的精气神可足啦!开春后,就开始勃发生机,放眼望去,那一望无垠的柴胡苗,绿油油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这下子辛勤的老农就开始忙乎啦!一大早,能干活的男男女女就骑着电动车,戴着太阳帽,拿着小铲子,到柴胡地拔草了。有的蹲着,有的坐个小凳子,岁数大的干脆坐个蒲团,他们一棵一棵地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生怕丢了一棵草,生怕伤了一根药材,一亩、十亩、二十亩……不论多大面积,都要把野草全部歼灭掉。可是那顽固的小草生命力极强,一茬完了,另一茬又上来了。辛勤的劳动人民就这样反反复复地与小草不停歇地战斗着,直到收获为止。不管小草多么狡猾顽强,终究还是被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征服了。在与小草斗争的过程中,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了专除灰条、猫娃草的除草剂,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拔草的工作量。
除草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此外,还有施肥、打茬、刨柴胡根、剪柴胡茎一系列繁琐工序。哪一样都不容易。起初,农民对天气预报还不能完全掌握时,总要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雨中施肥,这样化肥就百分之百地融化了,一点也不浪费。打茬刨根,一开始完全是人工,一镰一镰地割杆,一镢一镢地刨根,一根一根地捡起来,一筐一筐地装到车箱里,又一车一车地拉回家。那一堆堆如小山似的柴胡根要变为成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一场剪柴胡的人民战争又打响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各个手持剪刀把柴胡叶茎部分一根一根地剪掉。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才能完工。晾干之后,才能出售。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的话,一亩地大约能收入万八千元。当辛勤的农民拿到那浸满汗水的钞票时,个个心花怒放,脸上洋溢着从未有的快乐与自豪。
劳动是智慧的结晶,劳动是科学技术的源泉。现在种植收获药材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有刨药材根的大型机器,有除药材杆用的手持电动机,有打药用的无人机,有专门给柴胡地铲草的小铲子。劳动工具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先进了,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样,种植药材的面积就扩大了,由原来每家二亩三亩扩大到十亩八亩,还有承包他人田地,专种药材者甚至几十亩。经过多年的打拼,我们万荣西村乡已成为国家认定的药材基地,荣膺“华夏第一柴胡乡”称号。
柴胡全身都是宝。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镇静,镇痛,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茎叶虽然没有根的药效大,但它是牛羊的好饲料。特别是每年的夏末秋初,柴胡开满了花,近看,呈伞状形,一枝多花,密密麻麻。远看,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是金秋一道亮丽的风景。“你若花开,蜜蜂自来”,近处的,远处的;自家的,他家的;小蜜蜂,大黄蜂,像赶集似的在花海中嗡嗡嗡地飞来飞去,正如古诗所云:“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自从大田有了柴胡后,市场上就多了一种蜂蜜——柴胡蜜。柴胡蜜不仅能养颜润肤,还能除疾保健,是健康绿色的天然食品。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烙着中华民族的印记。自古以来,中医在治疗诸多病症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习近平主席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弘扬中医文化,坚持中西医结合,多种药材,种好药材,让我们的优质药材畅销到世界各地,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年09月30日于万荣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