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1220/4541461.html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今天,就跟着小编重新认识一下小寒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吃菜饭
一大早,家住龙山街道的王阿姨,就忙着准备青菜、咸肉和糯米。王阿姨说:此时的青菜经过霜冻,变得又甜又糯。而制作菜饭的过程也很简单,先将青菜、咸肉等放在锅内炒熟,倒入刚淘好的米内,加少许盐,煮熟就可以出炉了。再配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民俗专家介绍:小寒时节吃菜饭,是各地传下来的风俗。因为菜饭是暖性食物,也算得上中华民族寒冬最佳食品,如果配上热腾腾的羊肉汤更能去湿气、暖心胃、补充阳,称得上“一九补一冬”。
吃糯米饭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也成了各地的风俗,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能驱走寒冷。因为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散湿驱寒。
老人说是利于散湿驱寒,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个传统。以前条件困难,也没有多少吃的,小寒的糯米饭是非常美味的。小大寒季节,正是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加强食补的的大好时机,旧时代穷人家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小寒、大寒开始经常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
喝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喝汤
小寒养生喝些汤饮,既可以暖身御寒,又能滋补身体。中医认为,羊食百草而集百草之精华,性温味甘,入心、脾、肾三经,能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本草纲目》也将其列为“补元阳益血气”的上佳补品。羊肉吃法多样,爆、炒、烤、烧、酱、涮均可。但其中炖羊肉的营养损失最少,食用效果最佳。
1、山药羊肉汤,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材料:羊肉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把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把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把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2、太子参炖鹌鹑,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材料:鹌鹑肉克、瘦猪肉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
做法:把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3、首乌煲鸡蛋,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材料:鸡蛋2个,何首乌30克,山楂15克,陈皮6克,酱油、八角、精盐、白糖、山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鸡蛋、酱油、精盐、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砂锅中,文火煮沸20分钟,取出鸡蛋,浸泡于冷水中,剥去蛋壳,再把去壳的鸡蛋放入砂锅中,煮沸约15分钟,除药渣即成。
此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
林翔整理
█福清侨乡报社新媒体部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