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承担着身体的代谢和解毒工作。某种意义上说,肝脏与身体健康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
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赵艳
湖南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涛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
我国一直是肝病大国。《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12.5%~35.4%,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
在临床,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倍。
起初肝脏只是单纯“长胖”;
接着进入体内的脂肪逐步覆盖肝脏,肝脏会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
炎症继续发作,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加厚变硬,即肝硬化;
若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疾病,机体内环境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进而就会发生癌变。
7个迹象预示肝出问题
肝脏“罢工”潜伏期长,病情隐蔽,尤其是中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再加上人们意识不足,治疗极易被延误。
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总结了肝功能衰退的7个迹象,发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切莫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1腹部疼痛
腹部右上部位感觉疼痛、肿胀是肝脏处于危险状态的一个迹象。
肝脏跨越了大部分腹腔,形状就像个楔子,它的脂肪端位于腹部右侧。如果它生病或发炎,患者就能感觉到。
2
眼睛或皮肤发黄(黄疸)
正常肝脏有处理废弃血细胞的功能,并产生名为“胆红素”的黄色化合物。
如果肝功能下降,胆红素就会堆积在血液里,从而让皮肤和眼睛变成黄色;暗色尿液和浅色粪便也是黄疸迹象。
3
关节疼痛
类似于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痛、恶心、呕吐、疲劳和食欲减退)都是与肝病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这种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向细胞和肝脏组织发起了攻击,它更常见于女性。
4
皮肤淤斑
肝脏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合成凝血因子。肝脏疾病常并发凝血障碍,患者有出血危险,皮肤上常可见到淤斑和出血点。
5
蜘蛛痣
肝脏损害会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蜘蛛状的色斑,常见于上半身。
养肝等于养命
肝病三分治七分养,但养肝必须掌握正确观念。
1少动怒
人在大怒时,气机上逆而不顺,会严重影响肝的功能。因此,要尽量保持精神愉快,也可通过转移情绪来调节。
爱发怒的人也可适当吃些苦瓜、山楂,或将菊花、绿茶、决明子各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
切莫贪杯
秋冬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肝脏阳气的升发。但多次大量地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嗜酒者最好选择适度饮酒。
3
睡眠充足
现代人经常熬夜,在夜间23:00~1:00以及凌晨1:00~3:00时不能进入睡眠状态,便错过了养肝血的最佳时间。
建议这些人睡前用热水泡脚、不饮浓茶或咖啡、晚饭不过饱,并创造静谧舒适的睡眠环境。
4
保持心情舒畅
抑郁时可以通过调控情绪来缓解,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疏肝理气的方药,如柴胡疏肝散等。
郁闷压抑的人建议吃茴香、萝卜、金桔等,或配以黄芪、大枣煎汁代茶饮。
5
做护眼操
过度用眼也会损害肝脏的功能。视疲劳者建议做套眼球操来养护双眼:闭目,同时转动眼珠,先顺时针缓缓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每天10分钟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