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627/6359028.html
二、补中益气汤治愈痞胀一例
唐某,男性,47岁。初诊∶年3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脘胀,按之不痛已10余年,劳累后加剧。医院就诊时发现肝脏肿大,查肝功能正常。大便每日二三次,尚成形,尿畅。
诊查∶舌质红,苔薄,脉沉细缓。量上院水平腹围cm。胃肠钡餐透视∶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横段憩室。
辨证;因脾虚运化不及,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治法;揆其病机,治宜升清降浊,补益中气。拟升阳益胃汤进之。
处方∶生黄芪9g软柴胡3g川黄连2.5g潞党参9g煮半夏5g炙甘草2.5g
盐
陈皮3g结云苓9g杭白芍9g漂白术5g羌独活各2.5g光泽泻9g红大枣1枚老生姜1片
二诊∶3月18日。药进3剂,腹满渐消,但午后仍觉痞满。舌质红,苔心浊,脉缓。前法既已中肯,仍照原方继进药21剂。
三诊∶4月29日。脱胀显著减轻,量上脱水平腹围92cm,较初诊时缩小10cm。舌质淡红,苍薄,脉沉细缓。证仍由于脾之清气不升而下溜,胃之浊气不降而上逆。取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升清降浊,化否为泰。
处方;川升麻2.5g生黄芪9g软防风3g光泽泻9g漂白术5g炙甘草3g杭白芍9g软柴胡3g潞党参9g盐陈皮3g7剂
四诊;6月29日。药后痞满若失。但停药50天,腹满复起,嗳气不舒,矢气难传,睡眠差,大便粘腻,小溲正常。脉沉弦,苔浊。湿土当令,脾气不输,溯本还原,仍宜升阳益胃。处方同初诊,加党参3g,黄芪用生炙各半。共服27剂。
停药半年,经胃肠钡餐检查,胃粘膜脱垂已消失。随访2年,未曾复发。
丹溪云∶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膜满症塞者,皆土之病。其原因。有中气,久虚,不能运行精徽为症;有过服消克,不能舒化饮为痞;有湿热太甚,痰气上逆阳位为痞等。本例患者病已有十多年病史,病久涉虚,每于劳累后症状加剧,痞胀而按之不痛,脉沉细缓,均为虚象,即前者所谓"中气久虚,不能运行精微为痞"。遵《内经》"塞因塞用"的治则,法取培育坤土升清降浊而愈。
三、和解少阳为主会愈鼻衄一例
王某,女,52岁。初诊∶年1月2日。
主诉及病史;前1周开始患"感冒",3天后鼻衄、齿衄,右侧头痛剧烈如钻刺,牵至右牙龈及右中耳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每发持续约1个多小时,伴畏冷,怕风,肩背酸痛,食欲不振,二便正常。
诊查∶口不干,脉浮弦。舌质红,苔黄浊稍厚。治法∶和解少阳,搜风散邪。
处方;软柴胡3g、秋蝉衣7尾、白僵蚕5g大元参9g白菊花3g枯黄芩6g北细辛1.5g香白芷3g陈半夏6g粉甘草3g2剂
二诊;1月5日。鼻、齿衄已止,头痛好转,右中耳仍有微痛,畏风,头晕,舌质红,苔黄浊,脉弦细数,症势已趋坦途,病情向愈之机。治法仍遵原法,加清热降火之品。
处方∶大元参15g白菊花5g秋蝉衣7尾枯黄芩6g盐黄柏9g怀牛膝9g陈半夏6g甘草梢3g软柴胡3g
服上方药2剂后,头痛已除,衄血未作。
此衄血不为里热,应分析为表热,衄不必忧,古人以血为汗,是邪从衄解之势;柴胡证具,故用小柴胡汤加减,能转少阳之邪热,加细辛、白芷两味辛窜开滞善治头痛、牙痛、中耳痛,正合"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之旨。蝉衣、僵蚕搜风散邪;元参、菊花辛凉散热,咸寒降火。上药虽非止血之剂而血竟止者,以其透发风热,达到邪解血止、营卫调和。服药2剂后鼻衄、齿鲤均止,唯头晕、畏风、右中耳仍有微痛,肾开窍于耳,乃循前法去辛窜之辛芷,与搜风之僵吞,以滋肾之牛膝下行,使火降气平,血随气,下,不再有"妄行"与"失道"之患,而头晕、中耳痛之疾可随之痊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