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的自我调理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湿热体质要注意疏肝利胆

湿热之邪经常侵犯到肝胆,而肝胆又是各类情志病的主宰者。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难免会被各种不良情绪困扰,长期的情绪异常也会导致湿热体质。所以现在很多人会出现上述各种湿热体质的症状,在辨清自己的体质后,就要加以调理,湿热体质的人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疏肝利胆。疏肝利胆也就是调理身体的气机。

按摩肝胆区及肝胆经相应的穴位,可疏通肝胆局部气血,促进肝胆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疏肝利胆、通调气机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各种情志病证(如胁肋胀痛、胸闷不适等)的发生,还可以缓解因情志抑郁导致的各种湿热症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旋摩胁肋

取坐位或仰卧位,左手手掌贴于左侧胁肋部,然后顺时针方向旋摩圈。右手以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旋摩左侧胁肋部圈。也可两手同时操作。

2.横推胁肋

取坐位或仰卧位,先以右手五指分开由心口处至左腋下推擦30~50次,再以左手五指分开,由心口处至右腋下推擦30~50次。

3.竖推胁肋

取坐位或仰卧位,虎口张开向下,拇指贴附于胁助前侧,其余四指贴附于胁肋部位,做自上而下的推动,共推擦30~50次。

4.按揉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是肝经的穴位。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胸部右侧期门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胸部左侧期门穴半分钟。

5.按摩日月穴

日月穴位于胸部,乳头下方,第七肋间隙,是胆经上的穴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先以右手中指指腹按揉左侧日月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右侧日月穴半分钟。

6.点按太冲穴

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是肝经的穴位。取坐位,以右手中指指尖按揉右脚上的太冲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尖按揉左脚上的太冲穴半分钟。

7.点按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是肝经的穴位。取坐位,以右手中指指尖按揉右脚上的行间半分钟,再以左手尖按揉左脚上的行间穴半分钟。

8.点按阳陵泉穴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是胆经的穴位。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点按左腿上的阳陵泉穴20次,再以右手拇指指尖点按右腿上的阳陵泉穴20次。

再介绍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敲胆经。敲胆经主要是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养料。具体操作方法是从两大腿外侧根部开始,自上而下慢慢顺序敲打至膝盖处,再反向敲打回大腿根部,如此反复,每天1~2次,每次敲打2~3分钟,敲打时可以用拳头,要稍用些力量。

敲胆经是要敲两条腿,但一条腿一条腿敲还是两条腿一起敲随便你。敲胆经只是敲大腿外侧的胆经,并不要求很正确的穴位,当然有人对针灸穴位比较了解,力求到位,那很好,但对一些对针灸穴位不太了解的人就无需苛求,有敲就有作用,既不在乎穴位正确与否,也不在乎是否完全沿着经络线路,这要基本上是在大腿外侧胆经的通道上就一定不会白敲。敲胆经不仅可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它还是美容瘦腿的好方法。

疏肝利胆的常用药物是茵陈

茵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专用药,有很好的利胆作用。莪术、姜黄、郁金三味药为同科药物,均能疏肝、利胆、降脂,常与茵陈配合同用。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疏肝利胆的成药,如白金丸,它是由郁金、明矾二味制成,可疏肝利胆、降脂化痰浊,并有化结石的作用。柴胡疏肝散由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陈皮等组成,可作为常用成方。中药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平时泡茶常饮之,有泻肝火降血脂功效。

还可以经常喝些玫瑰花茶,此茶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方法如下:玫瑰花6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另外湿热体质者还应注意:

(1)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因为体育锻炼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运通气血,尤其是旅游,即可调剂精神,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阳光,增强体质。

海龙康健,与各位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tx/6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