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672100.html
导语
刀把嘴,深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却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一颗镶嵌在太行山上的璀璨明珠!让人惊奇的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代表中医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支柴胡注射液竟然是从这里诞生,不仅治愈了八路军指战员的流感和疟疾,迅速恢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打破了中医无注射液的历史。
刊发于年第11期
?武乡县韩壁乡有一个叫刀把嘴的村庄,隐匿在大山的半山腰,背依峭壁,面对群山,有种到达天际边缘的感觉。抬头仰望,千仞之高,不由幻觉“离天三尺三”和“手可摘星辰”。
刀把嘴的村名应该是根据村子的地形地势得来,但村上年龄最大的韩大叔坚持相信传说,说很早时候外地响马凭借娴熟刀功,赶走村人,霸占村庄,由此得来“刀霸嘴”之名。大家笑着说,就叫刀把嘴吧。
其实,刀把嘴的出名并不是因村子的名字,也不是藏在大山深处的诡异,而是在那场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厮杀中,这里的山水、地理条件,这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憨厚山里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军民团结,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书写了光辉的历史。抗日战争中,这里曾是八路军野战卫生部、医院、卫生学校、卫生材料厂的驻地。后来成为国家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的孙仪之和国际友人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汉斯?米勒等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代表中医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支柴胡注射液竟然是从这里诞生,不仅治愈了八路军指战员的流感和疟疾,迅速恢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打破了中医无注射液的历史。?
刀把嘴村全景
村中的韩海尧老人虽是84岁高龄了,但思维清晰,记忆甚好,肚里装着好多故事。
韩老人家医院旧址,几年前已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他迁出后新打了三眼土窑洞。院落较大,还没修建围墙。站在院中的老伴看见村干部领着一帮人来了,便朝不远处的韩大爷喊叫。老人听到呼喊,放下手中的农具,急忙走了回来。老人精神矍铄,步伐轻盈,完全不像个八十多岁的老人。
同行的武乡红色专家郝雪廷幽默地说:“他小的时候吃过卫生部长夫人的奶水,一辈子有劲儿!”
虽说是笑话,但确是事实。那年,八路军卫生部部长孙仪之的夫人秦仪华生下孩子,不幸夭折了,奶憋得难受,房东家有个年龄很小、营养不良的孩子,也就是现在的韩老汉经常嗷嗷待哺,好长时间孙夫人就让他吸自己的奶。
“哈哈!人老了,坐不住。早上拉了两趟石头垒堰铺路,前晌家再收拾下菜地准备下种。”老人显露着山里人特有的气质,挺着硬朗的腰板,边说边摆着手招呼我们回家坐。
在宽敞整洁的土窑洞里,大家有序坐下,聆听老人讲述。
野战卫生部、医院、制药所大约是年来到村里,那时我还小,记得村上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人,家家都是挤在一个家,腾出房子让八路军住。住下来后,八路军战士便发动村里人上山刨药材。村上三台碾子、三匹马每天不停地碾,把药碾成面面给战士们治病……”
“部队来了那么多,又要吃粮,又要用水,村里人能容下?”我问道。
“一开始意见还不小。那时候流行个说法,‘八路军穿的是黄小布衫,日本人来了跑到后山’。哪里是后山?咱这里就是。八路军打游击战,后山山大林密,好隐蔽。可是日本人也跟着来寻找、攻打八路军,找不到就拿老百姓出气,杀人、烧房。有人就认为受了八路军的害,八路军再回来都爱搭不理的。咱这里吃水是靠天上下的雨流进水窖的蓄水,非常困难。本来就不愿意让八路军‘抢’水,再加上日本人把房子烧得破房塌顶的,村里人意见更大。一次,一个八路军战士到一家水窖想打点水,找不到水桶,便问主家借桶用,主家气呼呼地说:‘没有’。那位战士不相信地说了句‘有井没桶?’主家指着烧掉的房子回击道:‘有房没顶’。意思是因为你们,我们的房子让鬼子都给烧光了。”
“那后来怎么改变对八路军的态度?”有人追问。
“其实,咱山里人是通情达理的。医院在这里时每天要救治好多战场上下来的伤病员,少腿没胳膊的,肠子流出在外的,失血过多赶不上救治就死去的,他们都是十八九、二十来岁的毛小后生。况且,印度的医生、德国的医生跑那么远也来帮助中国打日本,村里人心疼了,醒悟了,八路军战士拼上命打日本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个安稳的日子。
“山里人实受(憨厚),只要认准好人,铁了心地跟着走。至此,刀把嘴人和八路军成了一家人,帮助刨药材,抬担架,做军鞋,送军粮,不大的村子,参军的有二十多人,牺牲烈士就有九个。”老人边说边站起来,“走,带你们在村里转转!”
村民居住的大都是沿山而修建的土窑洞,村东头一排土窑就是八路军卫生材料厂旧址。一块竖着的红色牌上写着:“年5月,前总卫生部制药所在此进行了扩大生产,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卫生材料厂,下设:生产股、材料股、总务股。当时除生产丸、散、膏中药制品外,还主要土法制作卫生材料纱布、脱脂棉、急救包。期间,至此经过蒸馏提取,制成第一支中药注射液——‘柴胡注射液’,这是中药西制的首创。”
年3月17日华北《新华日报》刊登的卫生材料厂(利华制药厂)试制成功柴胡注射液的报道
韩大爷动情地说:“年至年间,在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和群众中发生流感、疟疾病。治疗这些病,奎宁等药物最有效,但由于敌人封锁严密,很难运进根据地,病号一天天增加,严重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钱部长根据当地中草药资源的分布情况,号召医务人员和群众上山采集柴胡,将采集到的柴胡熬成汤药给病人服用,居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方便服用和携带,制药厂的科研人员又设法将柴胡制成片片,但治病效果不理想。最后,钱部长建议将柴胡进行蒸馏制成针剂,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成功了。老百姓说‘碾子碾成面面,机器压成片片,玻璃化成水水。’”
“片片、面面、水水,这是制药的过程。柴胡蒸馏成水剂,非用瓶装不可。材料厂就在距刀把嘴十多里外的马岚头村先冶炼出玻璃,再将玻璃运到这里化成水,冷却瞬间吹成瓶,装药水封口。现在来说工艺简单,但在当时那样困难的情况下,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制药厂能造出注射用针剂就是奇迹,就是不简单,作用无法估量!”郝雪廷进一步解说道。
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工人在翻晒中草药
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制作的药品罐
跨过一道小土门,进入小院,院中的两孔窑洞,在饱经风霜,斑驳脱落的墙壁上,钉着一块石质材料制作的简介牌:
韩壁乡刀把嘴——太行山八路军卫生材料厂(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旧址,曾为抗日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当年,前线很多战士疟疾发烧,军工战士根据卫生部长钱信忠指示,利用当地丰富的柴胡资源,以重蒸馏法提取有有效成分试制柴胡注射液。年5月,《新华日报》(太行版)发表了题为“医学界的新贡献——利华药厂发明柴胡注射液”的报道,称之为封锁线上的一大创举。这是我国最早有关中药西制成功的史料记载。
经过60多年的励精图治,当年的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已发展成为颇具现代化规模的中外合资医药企业,是国家战略储备急救用药和麻醉品定点企业、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为铭记当年村民“制药疗伤,不怕封锁”的历史功绩,激励员工传承企业光荣的历史文化,特立此牌。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制药厂)敬立
二〇〇六年七月
卫生材料厂技术人员在进行药品试剂
卫生材料厂女工在清洗翻晒绷带
乡包村干部老魏(英忠)介绍:“年1月,第十八集团军医院卫生部决定,卫生材料厂的药品不仅供应部队,也要服务老百姓,为此,将厂名定为利华制药厂,取‘有利中华’之意。之后,利华药厂随部队转战全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药厂分为南北方两个厂,南方的厂发展成为现在的武汉远大制药,北方的成为现在的北京双鹤制药。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鱼水情。”刀把嘴人和八路军的情谊是在艰苦环境里、生死存亡中结下的,这种情感历久弥新,不可替代。那年,远大人回来‘寻祖问宗’了,站在太行山涧,他们百感交集,感叹大山的俊美如俦,感叹前辈的无私无畏。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天公在午间给恩赐了一场大雨,山更青了,景更美了,但客人的小车也躺在泥里动弹不得。山里人组织起来,壮劳力抬车,老弱者修道,硬是将车一步一步挪到公路上,又复制出七十年前的拥军画卷。客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为山区落后交通条件而忧心忡忡。第二年,公司的领导带中层干部六十多人来了,钻沟爬山学习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吃农家饭、睡农家炕体验老区人民生活。他们感恩这块红色土地,感恩这里淳朴厚道的人民。他们慷慨解囊,反哺报恩,平整村道,水泥硬化。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人出行不再‘拖泥带水’,看到山里人一张张笑脸,城里人也如释重负,心情舒畅起来。
“自此,两地鸿信往来,交情笃深。年,远大制药公司要建厂史博物馆,请求将当年制药厂用过的石磨作为抗战文物保存。刀把嘴人二话没说,小心翼翼将石磨拆开,冲洗得干干净净,红布包裹好,六人全程陪同保护。车出太行,过黄河,跨长江,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红色圣火传递江城,革命文物落住远大。6月4日,武汉远大制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时任公司董事长谢国范抚摸着千里之外运来的石磨,动情地说:‘老区父老乡亲送来的是鱼水深情,是我们精神之支柱,兴业之瑰宝。我们要把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继承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保持好。’”
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武汉,又一次牵动着刀把嘴村人的心。他们琢磨着如何支援疫区,为国分忧尽点责任。村支部书记韩卫忠,村委主任韩晋祥和乡包村干部魏英忠商量着,村办企业碧塬茶厂刚刚生产出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免疫力之功效。于是将库存的多斤、价值10万元连翘茶打理装车,通过县红十字会,捐献给远大制药厂。
10万元对于一个深山沟里的小村,可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斤的药茶,那是全村人翻山越岭,一片一片采来制成,是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希望。大山人的大爱走出了大山,把辛苦的汗水、殷殷的情意洒向江汉,凸显了大山人的胸怀!PICS
延伸阅读
文坛
文坛宿将两石山(毛守仁)
艺苑|《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一飞冲天”(范璐吴子牛))
记忆|战火中的青春(林小静)(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