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摄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善于祛风解表、抵御风邪而名“防风”,又称“屏风”,因其主产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故又称“关防风”。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泥沙,洗净、切厚片、晒干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防风)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生川泽。”
2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记载:“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无毒。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乃二经之行经药,太阳经本经药。东垣云: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又云:防风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虽与黄芪相制,乃相畏而相使者也。”
野生防风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NO.2功效主治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主要功效有:祛风解表,祛风胜湿,祛风止痛,祛风止痉。
1
祛风解表:本品辛甘微温,长于祛风解表,有“风家润剂”之称,适于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病证。
2
祛风胜湿:本品长于祛风,又可胜湿,适于风邪夹湿侵犯肌肤之风疹瘙痒等症。
3
祛风止痛: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止痹痛,适于风湿痹痛等症。
4
祛风止痉:本品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入肝经,适于风毒内侵之破伤风证。
种植防风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用法:5~10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含色原酮、香豆素、挥发油等成分,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等作用。
防风饮片·左为种植,右为野生
(摄于湖南邵东)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元]王好古撰;竹剑平点校.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
刘双利,姜程曦,赵岩,许永华,王壮,张连学.防风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48(10):-.
音频:落雪听梅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