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凯老师:病例1成人Still病
温XX,男,50岁,于年4月27日15时29分入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号X。
主诉:间断发热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自觉全身发冷,无寒战,伴有轻微咳嗽,咳痰不明显,体温最高39.0℃,服“布洛芬”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消炎药”等药物(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输液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近日患者仍发热明显,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心悸、气短,无胸痛、咯血,无恶心、呕吐,无头晕、耳鸣,无腹痛、腹泻。精神、睡眠差,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过去史:患者于年9月因“发热”就诊于我科,经相关检查治疗诊断“成人Still病”,未经系统治疗,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既往有“皮炎”病史10余年,未进行系统诊治,曾使用过中药治疗。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近期未行预防接种。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无冶游史。无化学性、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婚育史:于30岁结婚,婚后育有1子1女,爱人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病故,具体死亡疾病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成人still病Cush标准,患者符合发热39℃、关节痛、类风湿因子1:80、抗核抗体1:等四个必备条件,另具备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两项标准,且患者对激素较敏感,病程中使用激素后病情可见明显好转,且未再出现发热及皮疹。因患者病程中激素减量不正确且未行复查,考虑此次病情复发与原发病变化及激素减量不正确有关。故目前治疗上给予甲强龙40mg1/日静点,甲氨蝶呤10mg1/周静推,琥珀酸亚铁叶酸纠正贫血,口服钙剂补钙,头痛宁胶囊治疗头痛等治疗。
我于年5月3日去查房,患者为宋医生主管,使用上述治疗方法后,测体温正常,但自己仍感觉一会儿冷,一会热;风吹后感觉更加冷;出汗,头部、颈部、全身关节疼痛,尤其是自觉背部有蚂蚁爬的感觉;心中烦躁,常会出现恶心、干呕;胃脘部不适;没有食欲;睡眠质量差,舌红苔薄白,脉弦而浮。
黄永凯老师:这个是今天的病例
黄永凯老师:大家先看一下
黄永凯老师:然后我们讨论
黄永凯老师:群里有许多学生正在医生考试,希望大家顺利通过
黄永凯老师:是医师资格考试。
学生任:第一印象是柴胡桂枝汤
学生张:刚看是桂枝证,往下看又觉得像柴胡证
黄永凯老师:还有吗
学生张:麻黄2桂枝1汤
学生A:桂枝加葛根汤
黄永凯老师:还有吗?
学生汪:柴胡证
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你需要再认真读书。仔细读黄永凯老师:
学生汪柴胡证那么多,你让我去猜啊学生张:嗯嗯,老师说的是
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刚刚开始说的,我还是比较欣慰的。后面一说,我就有点。。。学生张:我思考背部蚂蚁行,可能有表郁
黄永凯老师:还有吗
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这个我比较赞同黄永凯老师:我出我开的方子了。柴胡桂枝汤证,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柴胡24克,黄芩9克,党参6克,法半夏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生姜6克,穿山龙30克,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观察病情变化。
黄永凯老师:大家有疑问吗?
学生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黄永凯老师:
学生任好,谢谢出条文学生任:老师,穿山龙的加减不理解
黄永凯老师:病人正在服用激素。朱良春先生认为穿山龙可以代替激素。
学生张:老师,用柴胡的思路是根据精神,眠差而来?
学生任: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通络:治疗跌打损伤,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
2、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风湿性关节炎。
3、消炎止咳:治疗因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有很好的疗效。
4、消炎散结:治疗痈肿恶疮。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5、健胃消食:穿山龙还具有健胃作用,对消化不良,腹泻,打嗝,恶心呕吐,胃胀有很好的消食化积作用。学生张:抛开这精神,睡眠俩项,桂枝汤应该也是有效果的吧
黄永凯老师:
学生任可以替代激素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既有桂枝汤的证又有柴胡汤的证黄永凯老师:大家没有注意剂量吗
学生张:明白了,阶段发热
学生任:哦哦,果然厉害的一味药
黄永凯老师:柴胡桂枝汤的剂量是柴胡汤一半,桂枝汤一半。而我用的是正常的剂量。
黄永凯老师:为什么这样用?
黄永凯老师:大家想过吗?
黄永凯老师:我当时认为用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原剂量。主要是一患者病情重,患病时间较长。二患者经济不好。
学生任:没想那么深,是表邪未解而病在少阳位吗?
学生张:原剂量不贵了么?
黄永凯老师:我们看一下用后的情况
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可以缩短病程学生任:嗯嗯
黄永凯老师:去查房患者述一会儿冷,一会热的症状消失,心中烦躁,恶心、干呕;胃脘部不适;没有食欲;头痛、关节痛、恶风均减轻,睡眠质量好,仍有自觉背部有蚂蚁爬的感觉,舌红苔薄白,脉弦而浮。上方加入川芎30克,黄芪15克,防风6克,羌活9g,5剂水煎服。
年5月11日今日上午查房患者述上述症状继续减轻,尤其是背部有蚂蚁爬的感觉消失,舌、脉同前。上方继服10剂。
黄永凯老师:患者治疗上给予甲强龙静点,后更换为甲泼尼龙片口服,甲氨蝶呤10mg1/周静推,琥珀酸亚铁叶酸纠正贫血,口服钙剂补钙,头痛宁胶囊治疗头痛,并辅助中药治疗。目前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要求出院,请示上级医师后同意今日出院。
出院医嘱:1.1个月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离子,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叶酸。规律服药。2.出院服药:钙剂,2片,1/日,口服;叶酸片,5mg,3/日,口服;琥珀酸亚铁,0.2g,2/日,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2/日,口服;白芍总苷,0.6g,2/日,口服;甲泼尼龙片,32mg,1/日,口服;甲氨蝶呤,10mg,1/周,口服;3.激素减量:(5月13日开始服8片)3周减1片,减至4片时改为3周减半片。4.继服上方10剂。
黄永凯老师:这个是患者的治疗情况
黄永凯老师:下面是我的解读
黄永凯老师:成人still病是风湿病的一种,目前的诊断属于临床判断性诊断,常使用美国Cush标准进行诊断;治疗上一般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退热;如果无效,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再无效,加用甲氨蝶呤7.5-15毫克,每周一次。我们看这则病例,患者使用上述治疗方法后,体温正常,但是他还是有全身的症状:自己仍感觉一会儿冷,一会热;风吹后感觉更加冷;出汗,头部、颈部、全身关节疼痛,尤其是自觉背部有蚂蚁爬的感觉;心中烦躁,常会出现恶心、干呕;胃脘部不适;没有食欲;睡眠质量差。这些症状中医如何辩证呢?我们先复习一下《伤寒论》第条,原文如下:“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本条是少阳与太阳并病,有太阳病,少阳病也发生了,所以二方放在一起就行了,用柴胡桂枝汤。此段说明,伤寒六七天的时候,全是由表传入半表半里或里,发热微恶寒,表不解,支节烦痛也是太阳病,微呕,心下支结,支是树枝,是旁边,不只是心下的部位,二侧谓之“支饮”,心下二侧,心下支结就是心下苦满的另一种说法。微呕,柴胡证喜呕,微呕,心下支结皆为柴胡证,上面是表未解,太阳病,故用二方合方。我们看个病人有“风吹后感觉更加冷(恶风)、出汗、头部、颈部、全身关节疼痛”,这些表现是桂枝汤证得表现;再看患者“自己感觉一会儿冷,一会热、心中烦躁、常会出现恶心、干呕、胃脘部不适、没有食欲、睡眠质量差”,这些是小柴胡汤证得表现。所以用柴胡加桂枝汤。由这个病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的必要性了,希望大家多学习中医经典,这样到临床上运用起中医来会得心应手的。用柴胡加桂枝汤后症状基本均减,但仍有“自觉背部有蚂蚁爬的感觉”,我认为这是素体气虚,风邪留恋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不能别驱除体外所致,故加用玉屏风散加减,用羌活代白术是因为羌活驱除风邪的作用比白术强,而且羌活辛、苦、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故选用羌活。患者有头痛,故加川芎且用30克,这是我的临床经验,凡是头痛的病人我一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都加入川芎30克。考之中药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本经》即有其“主中风入脑,头痛”之记载。金元时期,李东垣更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谓。然川芎之效,在剂量。常规剂量(9~15克)疗效不著,大剂量(30克),其效方显。考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载散偏汤一首: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9克,制香附6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炙甘草3克,香白芷1.5克,治疗偏头痛有良效,其功即在川芎之重用。以行气止痛,川芎为治疗头痛的要药。
黄永凯老师:大家,看了我的解读,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任:好案,我自己的话开完柴胡桂枝汤,病人出现后续症状尤其是蚁行感只能想到祛风,然后就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了?
学生任:黄师这几个用药经验学习了,期待小试牛刀
学生B:老师,为什么不用羌活取代防风,而取代白术?
黄永凯老师:柴胡桂枝汤证会经常遇到,2个月前我科里的护士的妈妈,泌尿系感染,我开的就是这个方子,10剂就没有了临床症状,
黄永凯老师:
学生B重在驱风邪学生张:泌尿系感染?抓的什么症状?
黄永凯老师:另外,羌活归膀胱经。患者背部蚁行感。我感觉是膀胱经有风邪了。
黄永凯老师:
学生张也是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黄永凯老师:那个患者是个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患者
黄永凯老师:看来今天大家很多人在复习考试,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黄永凯老师:祝大家顺利过关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