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代表方及方歌

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通过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3种药物,“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3个方剂。还有仝小林院士的寒湿疫方。本文旨在介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代表方剂的组成、功效,并自拟方歌,方便记忆。一、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性味平和。其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该方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但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年3月31日,植物科学和药学一区(年中科院SCI期刊分区)杂志——《Phytomedicine》发表了一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教授李静团队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曾于年12月27日在国际知名medRxiv平台发布。该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对湖北省近万例病历的整理分析,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持续推荐和临床广泛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可使得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一半。研究团队基于年1月至5月湖北省15医院的全部新冠肺炎住院电子病历,提取了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和结局等相关数据。研究共纳入例住院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9%接受“清肺排毒汤”治疗。未接受“清肺排毒汤”治疗的患者院内死亡率为4.8%,而与之相比,接受“清肺排毒汤”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仅为1.2%。组成: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用法:务必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一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如有条件,每付药服用后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3付一个疗程。(注意:如果患者不发烧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烧或壮热加大生石膏的用量。)功效:宣肺平喘、清热化湿、健脾扶正。方歌:清肺排毒治新冠,五苓散麻杏石甘。柴芩生姜夏射辛,枳陈藿药款紫菀。二、化湿败毒方化湿败毒方是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重型疫毒闭肺证的重点推荐方剂,其疗效已在临床得到广泛证实。湿、热、毒、虚及继发的饮、痰、燥结等引起的湿热疫毒稽留、气机痹阻或兼气虚之证,应用化湿败毒方均有良效。该方是由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为领队的首批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医院“边救治,边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它能够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在武汉新冠肺炎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方解: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中部分药物,宣肺清泄,疏散上焦;达原饮、藿香正气散化湿和胃,斡旋中焦;桃核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药物,通达下焦,活血解毒;黄芪赤风汤、玉屏风散补气扶正、调理气血。组成:生麻黄6g、生石膏(先煎)15g、杏仁9g、法半夏9g、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藿香10g(后下)、茯苓15g、生黄芪10g、赤芍10g、葶苈子10g、生大黄5g(后下)、甘草3g。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ml~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功效:解毒化湿、清热平喘。方歌:化湿败毒方麻杏,石甘藿朴苍果苓;夏葶芪黄与赤芍,疫毒闭肺此方行。三、宣肺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是张伯礼院士和刘清泉教授在抗疫一线拟定使用的中药方剂,是“中药+科技”的产物,由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千金苇茎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4个古代经典名方组合化裁,取其宣肺、化湿、解毒之意,并配以组分中药库中对COVID-19可能具有活性的虎杖、马鞭草而成。主要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普通型湿毒郁肺证的推荐方剂。组成:麻黄6g,苦杏仁15g,石膏30g,薏苡仁30g,苍术10g,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橘红15g,甘草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功效: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泄肺解毒。方歌:宣肺败毒薏苡仁,麻杏石甘葶芦根;苍藿蒿橘虎马鞭,主治湿毒郁肺证。四、寒湿疫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讨论后拟定,在武汉抗疫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寒湿疫方由20味中药组成,以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藿朴夏苓汤、神术散、达原饮等多个经典名方为基础化裁而成,具有宣通肺气、祛湿化浊、解毒通络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推荐用于轻型寒湿郁肺证。组成: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15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治法:宣肺透邪,解毒通络,避秽化浊,健脾除湿。加减法:①恶寒发热、背痛、体痛者,加桂枝9-30g;恶寒重、无汗、体温39度以上,重用麻黄9-15g,加芦根30-g,生石膏30-90g,知母15-30g;往来寒热加柴胡15-30g,黄芩15-30g;乏力明显加黄芪15-30g、人参6-9g(若无人参,党参9-30g)。②咽痛加桔梗9g,连翘15g;干咳重加百部15-30g,蝉蜕9g,藏青果9g,苏子9g;喘憋加炙紫苑15-30g,炙冬花15-30g,炙杷叶15-30g,葶苈子加至30g;咳血加仙鹤草30g,紫草15g,三七粉3g(冲服)。③痰多色黄或咳痰不畅,加瓜蒌仁30g,黄芩15g,鱼腥草30g,连翘30g,板蓝根30g。④纳呆重,加莱菔子9-15g,陈皮15g;呕恶重,加半夏9-15g,黄连3g,苏叶9g,生姜加至30g。⑤腹泻,加黄连6-9g,生姜加至30g,重用云苓至60-90g。⑥便秘,加枳实10-15g,生大黄6-15g。⑦舌红或干,加莲子心6g,麦冬30-90g。⑧舌绛红加生地30g,赤芍15-30g。⑨四肢逆冷、汗多、气促,或神昏,舌淡暗或紫暗,脉细数,加人参9-15g,淡附片9-30g,山萸肉30-90g,干姜15-30g,桃仁9-15g,三七3-9g。服法:一日1剂,水煎ml,分3次服,早中晚各一次,饭前服用。方歌(非自拟):寒湿疫方麻杏羌,石葶长卿龙藿香;苍白三仙苓姜佩,厚朴草果贯槟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tx/10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