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5.html中科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5.html
点击蓝字 柴胡的基本功效和葛根一样,也是解表退热。柴胡对于外感发热,就是表证发热有很好的退热的效果,所以在当代的临床当中常常把它作为感冒了一个退烧的药物。笼统的称为解表退热,没有说它疏散风热,那它和前面的葛根一样。从古到今,柴胡治疗表证的时候也是不分寒热,都在广泛使用。由于古代对风热表证的认识不如对风寒表证认识那么深,在古代的方当中柴胡应用,多数是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剂里面。比如说败毒散里面的柴胡,这些都是辛温解表的方。其实柴胡在宋代《本事方》当中就有一个柴胡散,这个柴胡散就是柴胡和甘草两味药,就是不分寒热,只要是外感发热,这个方都可以用。很有意思的是明代的张景岳,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他的《新方八阵》当中,自己列了很多的新方,那么在这个散剂,他所谓的散剂就是解表的方剂当中,他自己拟定了三个方,一柴胡饮,二柴胡饮和正柴胡饮。这三个方,他分别把这三个方称为温散、凉散、平散。一个方明显的偏温,把它称为温散,也就是发散风寒、辛温解表的,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另一个柴胡饮,它是配伍了一些清热药,或者发散风热的药,他称为凉散,就是辛凉解表,主要是用于风热感冒;正柴胡饮,里面有防风这一类的温的药,也有其他比如说赤芍这一类的偏凉的药,整个方没有表现出来明显的寒热倾向,他把它叫做平散,实际上就是辛平解表,对于表证感冒寒热倾向不明显的,很适合使用。其实辛平解表值得高度的 柴胡的第二个功效疏肝解郁。疏肝解郁就是对肝气郁结的一种治疗作用,主要是用于肝郁气滞,或者叫肝气郁结。我们在中医学基础中学到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的正常,全身的气机都可以调畅,比如说妇女的月经这些正常,也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的正常的发挥。所以人的情志,虽然主要是由心所主,但肝的疏泄功能使情志正常,就是不要过分的亢奋,表现出郁怒、烦躁,也不能低落,表现出一些忧郁。这样一些情况,都需要肝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了,就产生肝气不舒,就是肝郁气滞,它不但要出现胁肋的气机阻滞,胀满疼痛,也可能就是出现情志的一些异常。所以常常出现情志比较抑郁。对妇科来说,常常出现月经不调这样的一些症状,或者痛经等等。柴胡在治疗那样的一些肝气郁结有关的病证当中,都经常使用,而且是很重要的药。比如说有名的逍遥散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个疏肝解郁的药,那么柴胡在当中起疏肝理气的重要的作用,今后学方剂的时候,我们还要专门学行气药,行气药当中有不少的药都有疏肝的作用,当然我们前面讲的薄荷,也有一定疏肝的作用,也可以用于肝郁气滞。比如说在逍遥散当中,它就作为柴胡的一个辅助药,来共同增强疏肝解郁的作用,但是柴胡比较重要,很常用,经常作为主药的药物,薄荷很次要,起一个辅助的一个作用,那么更多的能够疏肝理气的药,在行气药那一章里面,我们到时候还可以联系。
第三个功效用于中气下陷。和葛根一样,它能够升阳,也是能够升举脾气,升发脾胃的清阳之气,因为气属阳,这里的这个升阳实际上是升举的脾胃清阳之气的一个简称,所以有的书上叫做升阳举陷。因为脾主升清,那脾不能升清,脾气就下陷。柴胡对于脾不升清,脾气下陷所引起的,出现这种下坠感,小腹的下坠,尤其是一些脏器下垂,很常用,那么它和一些补气的药,尤其是补气药当中的黄芪,能够共同来升举脾胃的清阳之气。因为脾气不升,脾气下陷,本质上是脾虚的,单纯的柴胡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它没有补益脾气的作用,所以它实际上是和补脾气的黄芪、人参这些药配伍在一起,共同的能够治疗脾虚气陷。所以严格地讲,柴胡的升举脾胃的清阳之气是和黄芪这样的一些补气药,共同发挥出来的。前面的葛根也能够升脾胃清阳之气,但是它偏重于止泻,脾虚的泄泻。因为葛根能够缓解腹泻,虽然它不是直接的止泻药。现在研究有人认为葛根它含的一种淀粉比较多,淀粉对于脾虚的泄泻,治疗的时候缓解腹泻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保护胃肠的粘膜,减少一些刺激,减轻一些蠕动,所以它使腹泻有所减轻。所以前人主要把葛根用于脾虚的泄泻,也是有它的物质基础的,现在也有初步的发现。柴胡治疗的脾虚气陷,又叫中气下陷,更多的是用于这种脏器下垂,比如说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这一类,最有名的就是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所以尽管功效相同,它们的主治相互有侧重,当然葛根对于脏器下垂的方,金元时期也是很常用的。脾不升清的泄泻,柴胡还是可以使用。但是有的人因为就是觉得柴胡在《神农本草经》当中就提到了,它能够推陈致新,好像有的患者服用了以后,它对于腹泻没有好处,确实在临床上有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柴胡用于脾虚的泄泻的就要少一些。
这是柴胡的三大功效和它相应的一些简单的主治和应用的情况。柴胡在用法里面,就是它有不同的炮制品。一般柴胡就干了以后切片,或者切段,小段,直接入药,那么它主要是解表退热的,就是柴胡生用,而且解表的时候,一般用量都比较大,一般取它的大量,我们书上都是只有10g,或者10g以上,都经常有人使用,用生的,剂量偏大。如果说作为疏肝解郁,一般就用醋来炙,醋炙柴胡,那么能够更好的入肝经,醋能够入肝,前人认为醋作为一种辅料,那么能够增强疏肝解郁,或者疏肝止痛的一些效果。另外用它来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常常用酒来拌炒,就是酒炙柴胡,酒本身升提,就能够增强柴胡的升阳举陷的作用。所以后面两个功效在临床用的时候,它一般用量就比较小。比如说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的原方里面,柴胡就用那么两三分,也就是还不到1g,但现在一般不会那么小,但相对来讲,它不会用到解表那么大的量,可能取小量3~6g,这样子更为合适一些。我们书上说的用量后面两个功效偏轻,用来解表退热用量偏重,而且与炮制有一定的关系,这个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用法。
现代药理研究
含柴胡皂苷、柴胡醇、挥发油、芸香苷、生物碱等
1、解热,镇痛;
2、镇静,抗惊厥;
3、抗抑郁;
4、抗炎;
5、保肝利胆;
6、对胃及十二指肠有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预防胃溃疡等;
7、对糖、脂肪、蛋白质及核酸代谢有升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
8、降压、减慢心率、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
9、镇咳;
10、影响肾功能;
11、影响免疫功能;
12、抗病原体;
13、抗氧化、抗肿瘤、抗诱变、兴奋子宫、调节瞳孔、抑制钙通道、防醉、抗辐射等。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柴胡皂苷a(C42H68O13)柴胡皂苷d(C42H68O13)的总量不得少于0.30%。
资源开发
柴胡医药开发
柴胡属植物全世界种,我国40种,中药开发潜力很大,目前相关中药产品有复方柴胡片、注射液、逍遥丸、柴酮片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5.—5.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3、药标网-中国药典、药品标准在线查询.柴胡[EB/OL]..
4、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科学出版社::
5、[1]张士国,姜颖.黑龙江地道药材柴胡的栽培及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4:21-22.
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