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治疗肺痈的千金苇茎汤竟然可以用

一个种树人

第棵

本期编辑︱培根导读:徐书老师简化辨证方法,对治脂肪肝,从寒热入手,选方用药。还可以加入现代研究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增强疗效。■

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作者︱徐书

余临床30载,曾诊治数十例脂肪肝患者,疗效颇佳。余认为脂肪肝大致可分寒、热两种类型。《内经》云:“肝之积名日肥气。”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脂肪肝在目前发病率猛增,纠其原因,一般认为是吃得太好,运动太少,肝内脂质代谢过剩,堆积在体内。查阅古籍,常用山植、荷叶、陈皮、半夏,泽泻等,但究其疗效却并不理想。余临床30载,曾诊治数十例脂肪肝患者,疗效颇佳。余认为脂肪肝大致可分寒、热两种类型。脂肪肝的简易诊断:患脂肪肝的轻重可以从手掌的颜色来判断。即手掌颜色深红,从深红到浅红,特别是手指的颜色,深红者重也,浅红者轻也。热型临床表现:腹部胀大,抵抗感,口干口苦,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方药:大柴胡汤合千金苇茎汤热型脂肪肝治疗方法,一是祛其邪用大柴胡汤,二是祛肝之积(脂肪肝弥漫性病变,余认为是积证)一一用千金苇茎汤。其中意苡仁、冬瓜仁祛肝内之积疗效甚佳,加之桃仁活血祛积。两方合用,肝热得清,脂积得去。寒型临床表现:腹部胀大,腰酸,乏力,口中和,舌苔白赋,脉沉弦重取无力。方药:以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加细辛。病痰饮当以温药和之。四逆汤见《伤寒论》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苓桂术甘汤见于《金匮要略》:“心下有饮,胸胁支满,目昡,苓桂术甘汤主之。”其化饮之力甚强,温化之力不足。故两方合用,温阳化饮,加细辛则温肺化饮之力胜过诸药。细辛味辛,能散,其性温,能化饮,利九窍,能引诸药入肝。刘某,女,46岁。年3月15日初诊。现病史:面黄,胃部不适,手掌暗红,实验室检查示血脂高,B超示脂肪肝,胆囊切除术后。刻诊:口干,大便稀,舌胖,脉两关不调。辨证:肝热脾寒。治法:幹旋肝脾。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10g,黄芩9g,桂枝10g,天花粉10g,甘草6g,牡蛎30g,黄附子10g,炮姜10g,细辛5g,炒白术20g,茯苓30g。10剂。二诊:药后干好转,大便仍溏。上方加肉桂5g、赤石脂30g继服上90剂,复查血脂指标完全正常。上述患者表现肝热脾寒之证,选用柴胡桂枝千干姜汤。应用此方的指征主要是两关不调,或左关弦滑右关弱。除此之外,在临床中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痤疮,肿瘤引起的发热以及糖尿病皆有非管好的疗效。·END·记得加好星标哦明天推文继续搞事情激动地抽奖送书环节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5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