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为肝经所主季节,肝在志为怒,人更容易产生心烦易怒的情绪。今天带大家认识一味疏肝解郁的良药——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苦、辛,微酸。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
1、表证发热,少阳证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除半表半里之邪和解表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若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2、肝郁气滞
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经气机,为疏肝解郁之良药。临床上,对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女性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本品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临床在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可配伍黄芪、升麻等,以补气升阳。
4、截疟
本品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之常用药,常与常山、黄芩、草果等同用。
《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柴胡,固然是一味良药,但古有“柴胡劫肝阴”之说,柴胡性升散,故阴虚阳亢及气机上逆者慎用。
李慧乐,女,中医硕士,曾跟随多位国医大师坐诊学习,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及部分疑难杂症,在治疗颈椎病、胃肠病、失眠、斑秃、高血压、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方面有一定的临证经验和心得体会。
如有需要,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