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pf/a_4830977.html
慢性肾炎的尿中蛋白长期损耗,与脾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看来,虽然没有“蛋白尿”的名,但早认识到肾主封藏,脾主运化。尿中有蛋白,是脾气不升,水谷精微下流,从膀胱而出为蛋白尿。因此,健脾益气、补肾固精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之前的一位患者翟女士,21年尿检发现尿蛋白及血尿,曾多次住院治疗,但依旧反复发作,长期蛋白尿在2+和3+左右。
3个月前,她因感冒出现了双下肢浮肿的情况,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已经(++++),由此入院治疗,经综合治疗后,水肿消退,但尿蛋白还在(++与+++),久治不消。于是便找到我,想中药治疗。
刻下见:心悸、神疲乏力、畏寒、失眠多梦、多尿、大便正常,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虚劳(脾肾阳虚证)。
处方:小生六汤加减。方组: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党参、麦冬、柴胡、黄芩、百合、益母草、侧柏叶、桂枝、白芍、炙甘草。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病情好转、精神尚可、尿量正常、心悸减轻、睡眠好转。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尿潜血2+,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根据现在情况对上述药方加减,继续服用。
三诊:尿蛋白转阴,诸症好转。
尿蛋白为精微下注,久则气血暗耗、五脏虚损。小生六汤乃小柴胡汤、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化裁,用于调理五脏,是治疗五脏虚损的基础方。
在本方基础上,形寒畏冷可加桂枝、白芍;
失眠多梦可加百合、酸枣仁;
便溏者可加白术、砂仁。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切勿照搬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