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为医为师之妙道
何冠
马有度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和中医科普作家,长期工作在中医临床、科研和科普一线,治病疗效显著,科研成果累累,发明的新药复方枣仁胶囊、麻芩止咳糖浆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在虽然退休,但仍应邀出门诊,病人络绎不绝,忙得不亦乐乎。年10月,本人非常有幸能成为马有度先生弟子,跟师学习。一年多时间以来,在马老的细心教导下,本人通过对马老为人、为医、为师等各方面的学习,深刻体会到马老的“三道”,自觉这是指导我今后为人、为医的根本指南。
为人之道
马老认为,为医者首先必须为人。作为一名医者,为人必须以谦,待人必须以礼,对人必须以诚,助人必须以力。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德为术之首,术为医之基”。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真正优秀的名医,不仅要“知名”,而且要“明理”:既要深明哲理,更要深明医理;真正优秀的名医,不仅要医理精深,尤其要医德高尚,一颗诚心为病人,做一个德高术精、民众喜爱的民众之医。他强调指出,苍生大医的三个境界:知名度高的“名医”、深明医理的“明医”、全心为民的“民医”,这就是精诚大医的最高境界。
马老的医德医风,尤其受到病友的称赞,诊治认真,亲切交流。时下,医院实行增加专家挂号费,鉴于马有度的年事已高,门诊部几次建议马有度增加诊费以限制病人太多,他都断然拒绝,仍然坚持20元诊费,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并尽力加号应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马有度题词:“岐黄妙手为人民”,太极集团白礼西董事长也赞誉“马有度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悬壶济世、关爱黎民百姓之诚心”。著名医古文专家、《实用中医药杂志》名誉社长罗荣汉教授也深有感触地说:“马有度德艺双馨,不仅忠实继承了‘大医精诚’的精华神韵,而且还有创新开拓。”老师的言行感染着传承工作室的每个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将继承老师这种美德,把这种“精诚大医”的精神发扬光大。
为医之道
马老认为:为医必须读书,读书完全在于应用,理论务必结合临床。本人从事中医事业30余年,深刻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对临床指导的重要性。马老常教导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精读古书,研读今著,特别是要结合中医临床,遵循中医的思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读到不假思索,张口即来的程度。还在平时临证时,让我们经常温故学的知识,强调必须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并且能熟知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这样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和安全。因此,我平时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加强理论的学习,加强经典的阅读,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结合,收益颇多。
马老是我国较早从事中医科普的专家,有一套养生之道。他提出养生保健的四大基石是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老师在临证时同时注意医养结合,嘱咐病人配合,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注意饮食调养。合理用药,配合饮食调养。二要注意合理养息。对于急性病的治疗,常需配合卧床休息;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也应注意适当休息。三要注意养生辟邪。无论病者和调护者,都必须做到“谨小而慎微”,防止外邪的侵袭。四要注意调节情绪。医生治疗过程中,要对病人耐心解释,反复开导,热情鼓励,保持其乐观情绪,从而主动配合治疗。马老每每治疗心情不好的病人时都会用到一个“药引子”,即“每天十八个哈哈哈”,往往这类病人立竿见影,立即见效。
另外在生活中,马有度教授还强调,养生保健妙在适度,不刻意,不强求,不死板。也就是说我们养生保健,不为养生而养生,我们人生还有奋斗目标,还要实现自身价值。他希望中医养生智慧能使更多人受益。鉴于马老养生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授,传承工作室的所有学员感触良多,在临床上有了新的思路。
为师之道
马教授为师,谦和平易,教导谆谆。临证思维活跃,辨证精准,擅长内、妇、儿、皮肤等科疑难病症诊治,对脾胃病,月经病,皮肤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
例如马老认为慢性胃病以寒热兼夹、虚实互见的类型最为多见,选用最多的方子莫过于半夏泻心汤,一般只要加减得当,常能应手取效。方中半夏降逆和胃,干姜温胃,黄芩,黄连清胃泄热,人参、炙甘草、大枣补中气,健脾胃。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配伍精妙,却有良效。原方用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而马老习用量是:法半夏12g、干姜10g、黄芩15g、黄连6g,党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2g。
半夏泻心汤原方是针对“心下满而不痛者”。而各种慢性胃病,除有胃脘胀满之外,胃痛最为常见,或气滞而痛,或血淤而痛,或肝气犯胃而痛,所以马老应用半夏泻心汤常配合其他方剂而用。对于慢性胃炎而胃痛明显着,常加入檀木丹参饮(檀香、砂仁、丹参),对于行气血和而缓解疼痛。对于消化性溃肠病而胃脘冷痛喜按者,则配合用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饴糖)。对于胃神经官能症胃痛连及胸肋,则配用柴胡四逆散(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由于此类病人,常有虚烦不眠,又宜配用酸枣仁汤(酸枣仁、知母、川芎、茯苓、炙甘草)。除此之外,马老强调,胃病治疗还应与养生结合,才能取得良效,防止复发。
又如,马老在皮肤病中针对湿热内蕴兼外感风热这一病机,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白鲜皮,又加入凉血解毒、活血通经的紫草皮,以及清热解毒、消斑退疹的连翘,共收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马老临证灵活多变,临床上用药集思广益,非常具有临床传承价值,对本人及其传承工作室的继承人,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受益良多。希望在接下来的跟师学习中,能与马老更多的沟通,对于马老的学术思想能有更多的体悟。
何冠:重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师带徒导师。擅长妇科疾病、络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乙肝、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术后调理、中医养生保健。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弟子。
赞赏